西北五省区联合展演秦腔 探传承保护破人才瓶颈

25.10.2019  16:42

  10月22日至29日,甘肃、陕西、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在甘肃定西联合展演传统戏剧秦腔艺术,集中展示近年来西北地区秦腔戏剧艺术传承发展的优秀成果。图为开幕式。 祁晓亮 摄

  中新网兰州10月25日电 (南如卓玛 祁晓亮)秦腔集中展演、保护传承论坛、现场观摩、优秀剧目会演……连日来,甘肃、陕西、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在甘肃定西联合展演传统戏剧秦腔艺术,集中展示近年来西北地区秦腔戏剧艺术传承发展的优秀成果,非遗专家学者还为秦腔传承和保护发展建言献策,探索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图为秦腔戏剧艺术展演。 祁晓亮 摄

  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成熟于秦。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秦腔和所有北方地方戏曲一样,具有唱、念、做、打等综合艺术的共性特征,且地域特色鲜明突出,是深受西北五省区民众喜爱和欢迎的地方剧种。

  据悉,自10月22日至29日,在定西市举办的西北五省区传统戏剧(秦腔)会演活动期间,还举办“一带一路”与秦腔艺术的振兴发展论坛,通过集中会演展示和学术交流,进一步增进五省区交流合作,与会秦腔艺术研究专家、传承人和非遗保护工作者探索保护传承传统戏曲的途径和措施,共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甘肃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奉真表示,保护和利用好非遗,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举办这次西北五省区秦腔会演活动,就是通过集中会演展示、相互学习交流,保护好、传承好秦腔这一优秀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好、传承好西北人民的根与魂。

  会议期间,西安易俗社原社长冀福记、现任易俗社社长惠敏莉,西宁艺术剧院艺术总监姚娣等秦腔界知名专家和传承人发言,畅谈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先进经验,分析存在困难,探讨解决途径。

  甘肃省文旅厅非遗处处长张书勇表示,保护传承好、振兴发展好秦腔,需要各级文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各类秦腔艺术表演院团及非遗保护单位、各级非遗传承人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首先制定好政策、建设好基础设施,并采取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给予秦腔等传统艺术院团必要的经费保障,支持院团创排新剧目、打磨精品剧目,培养人才。

  张书勇建议,作为艺术院团,要想法设法多演出、高质量演出,扩大受众面。此外,既要排练优秀传统剧目,有一定的剧目储备,也要不断创作出反映当代精神,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艺术精品。第三是人才和观众的培养,要培养一批有思想、有能力、懂业务的戏曲保护工作专业队伍,培养一批有责任、高素质的秦腔传承人和民间演艺队伍。(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史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