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甘肃省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建设成果显著

18.02.2016  09:36


  “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积极对接落实国家各项优惠政策,作出一系列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累计投入国家和省级资金超过60亿元,实施了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旅游、民政等2000多个社会事业项目,临夏州、甘南州和天祝县、肃北县、肃南县、阿克塞县、张家川县等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条件有效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优先在民族地区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和特殊教育学校等国家专项建设,加大了临夏现代职业学院、甘南州中等职业学校等中职学校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支持建设力度。将民族地区纳入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和农村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支持地区,累计建设了300个农村幼儿园,为2622名农村特岗教师、支教交流教师和寄宿制管理教师新建周转宿舍,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不断扩大,农村初中寄宿率明显提高。

坚持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重点,大力改善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倾斜支持了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建设,加快了临夏市民族医院、广河县中医院、康乐县中医院、积石山县中医院、和政县中医院、合作市卡加曼藏医院等项目建设,积极扶持民族地区发展中(藏)医药事业。

切实加快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大力开发草原风情、民族文化等高原文化生态特色旅游线路,建设改造了合作当周神山、卓尼县大峪沟、舟曲县拉尕山、天祝冰沟河、卓尼县车巴沟等景区基础设施条件,民族地区旅游接待能力明显提高。

持续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保障基本的托底作用,着力解决民族地区社会服务领域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支持建设了23个县乡级养老服务设施、13个社区服务中心,以及甘南州残疾人康复中心和临夏州和政县残疾人托养中心,在甘南州、临夏州和张家川县分别建设了1所儿童福利院。

截至“十二五”末,民族地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较“十一五”末大幅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大幅降低,均全面实现规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