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泉的“依依径”、“重重院”

13.04.2015  14:01

    “五泉山人”——刘尔炘是甘肃近代著名的学者、教育家和书法家。于1919年至1924年主持修建兰州五泉山时,他一生勤奋、治学严谨、博学多通、诗文造诣深厚的诸多特点充分流露在五泉的山水亭台阁楼间。他造福桑梓质朴而多才,致使五泉山的自然景致与庙宇建筑至今让人们游览不尽也怀想不已,特别是当人们欣赏到其中某个景点的蕴义与幽趣时,“起敬之心”便会油然而生。

    来到位于五泉山公园“西龙口”的嘛呢寺时,就有这样的感觉,总被先生在寺里设置的“依依径”、“仄仄门”、“曲曲亭”、“重重院”感到兴趣。心想,先生虽为官而不仕,但也曾是清末翰林院的大学士,他为何在此“巴掌大”的山坡地上能修建出这些引人入胜的幽境呢?据说当年先生重修嘛呢寺时,庙舍稀少,只残存寺里的主殿,于是他在这片山麓坡岩上借寺而建盖出有层次感、以寺院为主体的园林格局来;莫非先生去过旧时的苏州园林,或者读过江苏人计成著述“造园学”的《园冶》一书,便在早期的兰州园林建造中将江南卓越园林艺术的一些智慧与“景趣”引进到了五泉山,而且因地制宜再生灵感,创造出自然山势与寺庙建筑相融合的新景来。早先有人说,嘛呢寺前不就是这么个刚能一两个人进出的小木门吗,门头上写上“依依径”、“仄仄门”、“曲曲亭”、“重重院”就有了学问?对其不以为然。我看,且不要说的太简单,上行在门前需多留心看看。

    嘛呢寺是明代初期建置在五泉山西侧山坡台地上的一座喇嘛教寺庙,地势南高北低,低处是庙门,高处是殿堂,上下之间均以曲折而陡峭的石台阶联接;此山麓东、西两侧都是沟凹之地。先生在修建时,依据寺院内外的自然景观和南侧的主殿,重修了侧殿、厢房、楼室、梯台、院落,形成完整有序的建筑格局,并充分发挥园林诗文名称“画龙点睛”的文化特色,将此喇嘛庙殿宇的诸多厢房分别取名“迎绿轩”、“飞黛庐”、“听松居”、“听泉簃”、“拜云隅”、“潜斋”、“绿海”等,使这宇舍顿然生出灵气来;因嘛呢寺东侧为深沟大壑,对面的山麓亦陡然隆起,绿树掩阁,而下面泉水潺潺、林木浓郁,人们将这“西龙口”下面的风景誉为“小蓬莱”仙境,所以在重建中,先生又把寺里建起颇具兰州地方特色的悬楼取名为“瞰霞楼”、“延月楼”,将楼下的四个边院门取名为“依依径”、“仄仄门”、“曲曲亭”、“重重院”,据说还有个小院门称作“叠叠洞”。其名称题字均是先生所撰隶书,给人以高雅古朴的美感。这就在很有限的坡坎上宛若天开地构成了寺庙幽静曲折的环境;将小路径用“依依”形容,何其生动也。这都让游人不仅仅感到喇嘛教的庄严与神秘,也让人们上下自在,寻觅幽境,进出门径院落更有一番人世间之脉脉温情,这亦是先生着意流露出来幽邃的儒家人文色彩与世称民间情怀。

    秀美如画的园林是集文学、书画、建筑、雕刻、园艺多种艺术的综合体。江南一带的园林尤其讲究“造园”的学问,又因其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且多与住宅相联系,那就更注重“园冶”的艺术手法,巧于借景,以小见大。“园苑相系院套院”,则富有曲折变化而不能使人一览无余,这就延长人们的视野,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和环境。嘛呢寺的“依依径”、“仄仄门”、“曲曲亭”、“重重院”就是采取了这种造园窍门,在很有限的坡坎山岩地悉心造景,景景相映,径径相接,门门相串,院院相套,相互资借,因借协调,让游人感到幽深曲婉,左右逢源,变化无穷,莫测深远。今天,我们一踏进这座寺门门槛,但见侧柏耸立,石阶陡起,悬楼凌竖,门径曲迥,院落静谧,便平添了许多游兴;从中间上高台阶可直达寺之正院,从边院小木门步入,真是“依依径”,矮花墙,小石阶,层层递上,上去则是“瞰霞楼”,临楼东望远处,则是武侯祠、清音阁、三教洞,向下俯视山涧,则为企桥、惠泉、长廊、半月亭。这种“依依径”小景,巧于因借,精在怡人,颇具曲婉之趣,自然无形中扩大了嘛呢寺的面积。

    “依依径”只是嘛呢寺建筑的一个局部。从这一小小门径,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五泉山园林造景的机趣。今天作为中国百家名园之一的兰州五泉山公园,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古建筑群及各景点,均生动体现了兰州人建造园林创造性的智慧。在我们今天进一步修葺与拓建中,还是应该尽量保存原来的设计布局,既然是文物,那就更该“修旧如旧”,力图在有限的山麓坡地体现“宜人”之境。现在的游人远比旧时代的人多,所以往往容易在“扩建”或“改用”中造成某些损失。嘛呢寺的“仄仄门”、“曲曲亭”消逝了,“重重院”成了杂物室。这很遗憾。当年刘尔炘先生重建五泉山景时精心布局的造园精神与技术典则应该在我们今天的再度修建中延续下去——因为我们现代人更需要重视幽静、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