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甘肃省贫困地区面貌发生巨大

18.01.2016  11:54

1月16日上午,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兰州隆重开幕。省长刘伟平作政府工作报告。记者从会议上获悉,“十二五”期间甘肃省贫困地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刘伟平说,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最大任务,增加投入,加大力度,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他说,五年来,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43.8亿元,是“十一五”的3.05倍;金融机构对贫困地区贷款余额3310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29倍。建制村道路通畅率由40%提高到82%。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在58个贫困县实现全覆盖,金融服务网点在贫困乡镇实现全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51%提高到80%。贫困村动力电覆盖率达到94%。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102.8万户,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2.72万户63.48万人。建成贫困村卫生室5600个。一、二类低保对象保障水平超过现行贫困线标准,实现政策性脱贫。出台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特殊政策,统筹整合省级涉农扶贫资金增加革命老区扶贫投入,省级财政对民族地区州县均衡转移性支付补助系数高于其他地区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以上。扶贫对象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4.8%,高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增幅2个百分点;贫困人口减少到31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0.5%下降到15%。

刘伟平表示,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而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十三五”时期的“一号”工程,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因此,甘肃将继续认真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完善落实“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意见和政策措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着力在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短板上下功夫。通过加大扶贫投入力度、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壮大富民产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政策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争取“十三五”前两年每年脱贫100万人以上,后三年抓好巩固提高和冲刺扫尾工作,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中国甘肃网1月16日讯   (本网记者 李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