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之——坚持开放发展

28.12.2015  11:36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同志把开放发展作为引领我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向世界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中国经济发展将继续为世界带来巨大的正面外溢效应。开放发展理念为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提供了行动指南,必将进一步拓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拓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发展空间,也将进一步拓展世界经济发展空间。

引领我国对外开放领域深刻变革的科学理念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开放发展理念,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直面我国对外开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外开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开放发展是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先进理念。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基础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对外开放面临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从国际看,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各国既需要携手应对发展问题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各种挑战,又存在抢占科技制高点、整合全球价值链、重构国际经贸规则的激烈竞争。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肩负更多的国际责任和期待。同我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新角色相比,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不够高的矛盾非常突出。只有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才能更好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潮流,才能有效应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以及TPP、TTIP等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谈判带来的挑战。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任务更加紧迫。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用好内涵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用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开放发展理念正是在深入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所倡导的对外开放,不是对过去做法的简单重复,而是要以新思路、新举措发展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既立足国内,充分发挥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成果。

开放发展是深化认识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念。习近平同志指出:“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一语道破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已为古今中外的发展实践所证明。这一发展规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表现得尤为明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生产的国际化程度空前提高,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根据世界银行2008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全球有13个经济体实现了持续25年以上的高速增长,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实行对外开放。我国同样是开放发展的受益者。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国顺利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大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的飞跃。开放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威力,是因为它符合以扩大市场、深化分工、发挥优势推动经济发展的规律。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加速融合的当今时代,只有打开国门搞建设,把一国发展置于广阔的国际空间来谋划,才能获得推动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人才乃至机遇和理念,才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开放发展理念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抓住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的关键,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开放发展理念引领对外开放领域深刻变革。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开放发展理念,赋予开放发展以富有当今时代特色、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符合我国发展要求的深刻内涵,必将引发对外开放领域的深刻变革。开放发展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是其他四大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联通国内国际的纽带桥梁,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动力源和试验场。只有坚持开放发展,才能在国际比较和竞争中推进创新、培养人才,使创新发展获得新动能;才能在开拓国际市场中发挥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使协调发展获得新空间;才能在主动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中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使绿色发展获得新活力;才能在不断扩大同各国互利合作中实现我国更好发展,使共享发展获得新基础。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我国对外开放必将实现质的提升,迈出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的新步伐。开放发展是观念、是体制、是格局,不仅将引领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深刻变革,也将推动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事业。

以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为核心,全方位升级开放型经济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开放发展理念,核心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目标是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开放发展理念包含主动开放、双向开放、公平开放、全面开放、共赢开放等重要思想,将全方位升级我国开放型经济。

主动开放,把开放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坚持主动开放,就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既符合我国利益又能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处理与各国经贸关系的基本准则;以开放促改革,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努力实现对外开放与维护经济安全的有机统一,在扩大开放中动态地谋求更高层次的总体安全。近年来,我国着力推动二十国集团加强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筹建亚投行等,迈出主动开放的稳健步伐。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今天,我国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做全球自由贸易的推动者,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胸怀和担当。

双向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重要特征,也是更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的有效途径。在引进来方面,适应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着力提高引资的质量,注重吸收国际投资搭载的技术创新能力、先进管理经验以及高素质人才。在走出去方面,适应我国对外开放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投资大国以及市场、能源资源、投资“三头”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支持我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推进双向开放,要求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公平开放,构建公平竞争的内外资发展环境。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市场环境是公平的。所有在中国内地注册企业,都是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公平开放要求改变过去依靠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的做法,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为外资企业提供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实现各类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推进公平开放,表明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必将进一步增强外资企业长期在华发展的信心。

全面开放,全面布局开放举措、开放内容、开放空间,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追求全面是提高开放水平的必然。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将继续全面对外开放,推进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全面开放体现在开放举措上,就是坚持自主开放与对等开放,加强走出去战略谋划,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体现在开放内容上,就是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体现在开放空间上,就是改变我国对外开放东快西慢、沿海强内陆弱的区域格局,逐步形成沿海内陆沿边分工协作、互动发展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推进全面开放,要求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

共赢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整合,各国发展联动、机遇共享、命运与共的利益交融关系日益凸显。共赢开放反对保护主义,主张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充足空间;主张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对多边贸易体制形成有益补充,而不是造成新的障碍或藩篱,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以开放发展为各国创造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促进形成各国增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赢新格局。推进共赢开放,要求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国际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的利益汇合,实现互利共赢。

贯彻开放发展理念,推动互利共赢的国际发展合作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我们将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在扩大开放中同世界各国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今日之世界已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顺应时代潮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致力于实现各国在发展机遇上的共创共享,促进中国与世界在发展机遇相互转化中实现合作共赢,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弘扬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精神,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奉行以人为本、造福于民的宗旨,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推进同相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积极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环保等领域合作,共建开放多元共赢的金融合作平台,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给沿线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是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为此,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在进行积极探索。今后,应进一步加大制度改革力度,在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上迈出新步伐。建立贸易便利化体制机制,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质量,在更大范围推广复制;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完善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清理取消束缚对外投资的各种不合理限制;加快构建开放安全的金融体系,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等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大力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合作共赢的人文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制度安排。

形成对外开放战略新布局。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对外贸易布局、双向投资布局,是形成对外开放战略新布局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应贯彻开放型经济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的思路,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加快内陆沿边地区开放步伐,形成各有侧重的对外开放基地。完善对外贸易布局,应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推动外贸由大进大出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着力建设贸易强国。完善双向投资布局,应在大力引进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的同时,支持我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积极搭建金融服务平台,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同时,注重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

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近年来,中国努力推动互利共赢的国际发展合作,成为推动构建平等公正、合作共赢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中坚力量。今后,中国将继续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承担与自身能力和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的意愿和利益。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促进形成各国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

开放的中国造福世界。中国努力在扩大开放中同世界各国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使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紧紧相连、息息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