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来了,做生意的方式变了

13.06.2014  15:38

  新闻聚合类APP“

  中国兰州网6月13日消息  今日头条”最近引发舆论场的轩然大波,相关各方围绕“版权”与“创新”,口诛笔伐。有评论人士认为这是羡慕嫉妒恨,如果今日头条只值5千的话,这些维权的卫道士们还会存在么?更为尖刻的评论则认为今日头条是“富有的窃贼”,并以莫泊桑的著名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作比,说“穷亲戚突然间阔了,恩主债主纷纷找上门”。

  这场口水战中间所包含的最显见的问题在于渠道之争——原先人们从各家报纸上看新闻,后来出现了以新浪为代表的大门户网站,所有的新闻在一个网页上汇聚,人们只需要坐在电脑前点点鼠标即可获取各种消息,后来又出现了今日头条这类应用,人们随时随地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获取各种消息——内容生产未见有太大的改变,而内容获取的渠道则变得丰富而简洁。

  阳光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在今日头条之前遭遇版权责难的是新浪们。当年,以新浪为代表的门户们跟现在今日头条的处境并无二致,如今,新浪们早已成为大门户,而传统媒体们(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的尴尬处境更甚当年。当然,此文不是为了给今日头条们洗地,我也认为今日头条们需要为所获取的内容支付相应的费用。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需要关心的问题显然不是已经出现了的新浪或者今日头条们,而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新浪或者今日头条这个现象——因为这些新玩家每出现一次都是对他们的伤害。说到本源上,传统媒体们需要关心的问题甚至还不是这些——媒体的核心在于影响力,即“议程设置的权利”,这种设定权,有一句经常被引用的经典语句:“在多数时间,报纸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怎样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些什么时,却是惊人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