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互”模式破解城市管理难题 兰州城区环境提升

17.06.2016  23:21

    原标题:“三互”模式破解城市管理难题

    三个月时间兰州市城区环境明显提升

    从今年3月9日开始,兰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城管委主导开展了环境卫生“互学互查互评”大提升活动。如今,3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凭借“互学互查互评”工作模式,兰州市将城市管理、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卫生、烟花爆竹管控等方面纳入市、区督查常规工作,集中整改落实突出问题,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城区环境实现了明显提升。

    兰州市开展“互学互查互评”大提升活动,就是采取“现场评比、互相学习、集中整改”的方式,让近郊四区实现在互相检查中发现问题,在互相评比中认识不足,在互相学习中取长补短,进一步健全完善城管、环卫工作体制机制,推动城区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城市市容市貌不断改观。

     铁腕督查设立清单“对账销号

    自“互学互查互评”大提升活动开展以

    来,兰州市开展城市管理考评工作,由市城管委负责,对各区的工作按周进行考核,考核采取随机抽查方式,按发现的问题进行扣分处理。通过每周的考评,发现了城市管理中的短板和弱项,充分激发了各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促进了各区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

    同时,设立问题“对账销号”清单。按照市委主要领导批示精神,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建立了对账销号清单制度,由各驻区治污组督促,各区分别梳理城市管理问题,汇总建立台账,按照每周更新的要求梳理汇总的原则进行汇总。累计梳理问题5431个,其中环卫保洁问题4057个,占道经营问题330个,市政设施问题152个,烟花爆竹问题68个、大气污染291个,其他城市管理问题533个。截至5月18日,已完成整改问题3935个。其中解决环境卫生问题3040个,其中拆除门头,清理广告950余处。

    运用媒体曝光促进落实整改。“互学互查互评”活动开展以来,在关注群众反映媒体曝光信息的同时,在兰州电视台、《兰州日报》、《兰州晚报》、兰州广播电台等媒体设立了专栏或专题节目,专门曝光城市四区开展“互学互查互评”工作情况,曝光各区在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曝光群众反映的环境卫生、垃圾等脏乱差问题。近期梳理媒体反映问题62个,目前已经有53个问题完成整改,并及时反馈了相关媒体。

    问责力度明显强化。“互学互查互评”活动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及各区都进一步加大督查巡查力度,将督查力量下沉到城市管理的第一线,将压力层层传导到最基层,对脏乱差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问责。对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措施不得力、工作成效不明显的单位,盯住不放、倒逼责任、限期整改,凡是不尽心履职尽责、问题突出且屡问不改的单位,按照党纪政纪,该通报的通报、该处分的处分,绝不姑息。活动开展以来,已先后对近郊四区环境卫生监控不到位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问责了20多个单位、60余名干部。      环境卫生实现垃圾不落地收集

    在强化道路清扫保洁方面,兰州市进一步细化、规范了环卫作业流程及标准,强化了道路环卫作业,在严格落实“五位一体”“一米作业法”的基础上,重点加大了黄河风情线、会展中心等重点区域的冲洗作业力度,彻底清理路面污渍,确保达到“六净五无”作业标准。5月份以来,共出动人员15200人(次),出动各类特种作业车辆2870余台次,冲洗油污路面近3000平方米,冲洗污水井口1800多个,清理卫生死角、脏源点430多处,突击清运垃圾1200余吨。

    在持续强化环卫设施管理方面,加大了对全市465座免费公厕、6000多个果皮箱、28座垃圾转运站及近1200辆环卫特种车辆的检查、维修、更换力度,督促四区环卫部门每日巡查,及时维修损坏的环卫设施设备,确保了环卫设施设备完好率达98%以上。

    5月份以来,因修路或轨道线施工共拆除沿线果皮箱434个,安装果皮箱676个,维修果皮箱55个,补充果皮箱内胆60个,粘贴果皮箱底板47块,并对巡查出的内胆缺失、底板缺失、地砖翘起等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复;对转运站分别进行焊接推板、焊大箱前门、修电路压头等维修共109座次,做到了随坏随修、及时抢修,确保了各个垃圾转运站的正常运行;对旧的垃圾屋进行了清洗、维修、油漆和喷字,共翻新大、小垃圾屋56座。

    在强化生活垃圾清运方面,四城区环卫部门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巡回收集、居民小区直接收集、定点定时收集和垃圾转运站收集等直收直运模式为主,全力实施生活垃圾不落地收运工程,目前,四区生活垃圾不落地收集工程在有序推进,全市已基本实现了垃圾不落地收集,同时,确保了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5月份至6月11日,四区共清运垃圾近10.5万余吨。

     持续整治全面提升城区环境

    自“互学互查互评”大提升活动开展以来,在规范管理市容市貌方面,兰州市各街道、城管执法、工商、食药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商铺装修没有设置围挡、堆放建筑垃圾的门店进行现场批评教育并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对餐饮商铺门前污水外溢污染路面及餐厨垃圾混装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置;对夜市摊贩遮挡公共卫生间等环卫设施的现象进行专项巡查治理,责令商贩移动摊位,并留出安全通道。全市查处占道经营摊点68275个(次),店外店40733个(次),施工噪声161起,二次扬尘污染445起,露天烧烤1808个(次),小煤炉250个,商业噪音2028起。

    在有序整治违法建设方面,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和市政府《兰州市集中整治违法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全市城管执法系统持续加强违法建设巡查和查处工作力度,取得初步成效,自“三互”活动开展以来,近郊四区执法局共拆除各类违法建设17.35万平方米,其中城关区拆除3.78万平方米,七里河区拆除7万平方米,西固区拆除5.5万平方米,安宁区拆除1.07万平方米。

    在清理整治户外广告方面,按照全市户外广告清理整治整体工作安排部署,重点对城区未经审批、超时限设置、严重影响城市市容面貌和存在安全隐患的楼顶、楼面、地面、灯箱、灯杆道旗等类型的商业、公益及医疗内容的户外广告进行了清理。截至目前,全市共清理拆除各类违法户外广告242163平方米,其中城关区66314平方米,七里河区26536平方米,安宁区55063平方米,西固区31097平方米,黄河风情线63153平方米,高新区及远郊县区拆除16750平方米。

    在严格落实“门前三包”方面,兰州市持续推进网格化管理及“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工作。两项工作同步推进,同步实施,相互促进。网格员每日在辖区内进行不间断巡查,对“门前三包”落实不到位,履禁不止,反弹现象较为严重的门店,联合执法、食药、工商等部门,以限期整改、曝光及“严管重罚”等措施,督促沿街单位、商户落

    实责任与义务;同时对先进典型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截至目前,共整治店前卫生差的门店2457家,清理店外店3891家,行政处罚321家,整治规范门头牌匾225处。

     真抓实干“互学互查互评”出成效

    “短短两三个月,天水北路就变‘靓’了,这才是咱金城兰州的迎宾大道。”市民王巍笑着说。最近,途径天水北路的市民往往会留意到,道路沿线的楼面广告清理拆除了,沿线墙面粉刷了,沿街门头和店面招牌也整齐了。

    “在打造天水北路迎宾大道工作中,我们对天水北路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雁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立俊说,利用近两周时间,雁南街道对天水北路范围所有楼面广告牌匾进行了清理拆除。结合天水北路沿线施工工地多的特点,对所有施工工地的围墙进行“穿靴戴帽”式的改造,对墙顶进行红色琉璃瓦装饰,对墙面按照“灰白灰”色调进行粉刷。同时,对沿线商铺门头店招进行了统一设计、统一更新,目前正在实施中。

    在“互学互查互评”大提升活动中,城关区近期工作整治力度大、成效好,环境卫生方面进步明显,特别是在小街巷改造提升和市场整治等方面走在全市前列。城关区在人、财、物等方面投入力度空前,今年全区增加环卫人员718人,新购置环卫专用车辆164台,各街道配置小型洒水车70余台,新添置果皮箱5000多个;专门列支2400万资金,给每个街道安排专项经费100万元,专门用于城市管理工作;以辖区24条主次干道为主,投资5300余万元,打造一体化主题示范街83条。

    兰州市开展“互学互查互评”大提升活动以来,西固区保持了长期以来的管理力度,环境卫生和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保持较好。西固区构建了“白+黑”综合执法无缝隙模式。成立了两个巡查整治组,分两个时段对全区所有路段集中开展公共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同时,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驻区工作组和区委区政府督查室牵头,全区各相关部门配合,组建市区联合巡查队伍,从晚上20:00至次日早上08:00持续开展零点凌晨行动,发现一处、整治一处,确保了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整改”。

    同时,西固区对城区道路全部采用人工清扫保洁、机械化清扫、地毯式吸尘、定时段清洗、科学洒水全部实行“五位一体”的作业模式,通过“错时”清扫和“湿法”作业进行清扫保洁。实行垃圾桶与垃圾压缩密闭车对接收集清运、垃圾袋装化巡回收集等方式,实现了垃圾不落地收集。动员各街道及辖区企事业单位对全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破旧立面全面进行了粉刷。对全区已建成的64条主次干道及时进行了维修养护,对城区行道树、绿化带进行了全面修剪和补绿。

( 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