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云:全国政协委员“点赞”兰州新区开发建设
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点赞”兰州新区开发建设
——本报记者专访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马文云
“开发建设兰州新区,是‘十二五’期间我省顶层设计方面取得的重大成绩之一。”昔日的低丘缓坡荒滩,经过无数建设者的精雕细琢,如今的兰州新区一派水乡风光,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发的景致。
“国家批复设立兰州新区,定位它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专业示范区四大战略定位。这给我们甘肃及兰州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马文云在参加全国两会期间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甘肃人,马文云时常关注着兰州新区开发建设。他说,兰州新区是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肩负着在不同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兰州新区要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先进的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注重生产、生活、生态、生计四大城市功能区的相互融合。”马文云说。
兰州新区地处秦王川,是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秦王川土地和水利资源丰富,适宜大规模集中连片开发建设,引大入秦水利工程贯穿新区,4.43亿立方的供水量,完全能保障新区未来发展需求。
“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要有便利的交通网络,也要有保障企业生存发展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马文云说。如今,兰州新区依托连霍高速、京藏高速以及中川国际机场,建设成立体综合的交通网络体系。我省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再加上兰州完善的工业体系和科教资源,兰州新区有着良好的开发基础和条件。
兰州新区的开发建设历程,贯穿“十二五”时期始末。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数以万计的建设者们用辛劳的汗水,将原本的荒滩沟壑建设成如今的水乡风光之城。兰州新区在秦王川华丽蜕变,演绎出一个新生城市迅速崛起的传奇故事。
马文云欣慰地说:“从直观上看,兰州新区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交通路网四通八达,入驻企业星罗密布地分布在各个产业园区,科天集团、兰石集团等企业建成投产,不仅为新区的发展注入内生动力,更为新区产业集聚发挥了引领作用。”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兰州新区加快开发建设的关键年。未来五年,兰州新区将迎来更加迅猛发展。马文云建议说,兰州新区发展能不能起到牵动作用,对甘肃省“十三五”能否起好步开好局将产生重要影响。兰州新区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制造2025”、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等重大政策机遇,积极主动作为;
按照国家对兰州新区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重要增长极的引领带动作用,为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马文云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兰州新区要构建立体化现代交通网络体系,推动新区与市区实现同城化发展,形成新区与周边城市的紧密联系、互动融合、向西开放的重要基础。延伸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城市有轨电车系统,构建城市综合管廊系统,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智慧城市,提升城市智能化、精细化管理运营水平。
“兰州新区开发建设让很多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生活、生产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马文云说,因此,未来新区在建设过程中要推进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变,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及与服务业、工业融合发展转变,传统农村向新型城镇和美丽乡村转变等三个转变,延伸服务功能和城市生活保障功能,让老百姓享受到新区开发建设的便捷服务。“不能让老百姓在大开发中失地而失业。”马文云说。
兰州新区属少数民族移民区,分散居住着回、东乡族等5个少数民族。马文云关切地说:“随着兰州新区开发建设日益推进,落户的企业越来越多,大量的少数民族投身到新区大开发大建设的热潮中。而且,我省的民族企业,对兰州及未来的兰州新区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支撑作用。”他建议说,我省民族宗教工作基础好,工作推进有序,各民族之间团结、和顺,社会稳定。因此,兰州新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要逐步完善新区民族宗教工作的保障机制,创新新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的方式方法。“我们各民族之间相处的其乐融融,大家共聚力量、同心协力,必将会把兰州新区建成助推我省经济发展的活力引擎!”马文云语气坚定地说。
( 编辑:王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