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第一渡 长征从此越——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追寻建军之路、不忘初心使命”学习考察培训班一行赴于都县参观学习
本网记者 程健 文/图
86年前,红军小战士谢志坚跟随中央红军悄渡于都河,踏上了两万五千里漫漫征途。
临行前,他告诉心上人春秀:“打完仗我一定会回来!”
然而,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谢志坚带着春秀送给他的一双草鞋,从甘肃静宁回到家乡于都寻找春秀时,才得知自己思念了几十年的心上人在于都解放前夕已被杀害。
在春秀墓前,谢志坚抱着草鞋泣不成声,久久不舍离去。
后来,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再三恳求下,谢志坚在草鞋上绑了两个红心绣球,依依不舍地捐给了纪念馆。
即便捐给了纪念馆,谢志坚依旧时不时前往纪念馆看看这双草鞋。病重期间,在儿孙的搀扶下,他曾三次到纪念馆,只是为了再多看这双草鞋一眼。
如今,谢志坚也已逝去,只有那双草鞋静静地陈列在纪念馆,诉说着那段往事……
“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得知于都一位曾姓老人将棺木捐给红军搭浮桥悄渡贡水的事,周恩来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当时,中央红军出发长征时要渡过的第一条大河便是河面宽600多米、水流深湍的贡水。为不暴露目标,红军白天隐蔽,晚上渡河。一连几天,于都群众于傍晚时分开始架设临时浮桥供红军夜渡,次日天亮前又将浮桥拆除继续分散隐蔽。
而于都县30万群众守口如瓶,保住了这个“天大的秘密”,使得八万多红军渡过贡水时,敌军未闻一丝信息。
为帮助红军架设浮桥,沿岸群众和县城居民几乎将家中所有的门板、木料等一切可用材料都捐了出来。其中,就包括一位年逾古稀的曾大爷,将家中全部材料献完后,又把自己的寿材搬到了架桥工地……
于都妇女夜以继日赶做的20万双草鞋,家家户户日夜不停地砻米、舂米、筛米,被珍藏的绸缎被单,被子弹打了个洞的锅……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一件件珍贵的文物,都是于都群众拥护红军、支援红军的感人的故事,都是军民鱼水情的见证。
而悄渡贡水,踏上万里长征的8万多红军中,每5个人里就有一个于都人。
11月9日下午,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学习考察培训班一行,寻着建军之路来到于都县“长征第一渡”渡口,只见清澈的江水拍打着河岸,翻滚的浪花簇拥着向前,哗哗的水声仿佛在向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成员讲述着那段峥嵘岁月。
在于都长征出发地纪念碑前,培训班全体成员肃立,从第五次反“围剿”开始,认真学习了中央红军长征前后的斗争史。随后,又前往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聆听了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
于都是红军集结长征的出发地,凝聚着长征中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大家纷纷表示,中央红军主力部队正是从这里集结出发,踏上了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这是撼人心魄的长征精神。正是长征精神的薪火相传,孕育了延安精神,使中国革命有了从胜利走向胜利。在实际工作中,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的光荣革命传统,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增强业务能力,干好本职工作,紧紧围绕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心工作,切实承担起深入研究、大力宣传、认真践行延安精神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