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用”书中寻智慧

10.12.2015  11:49
原标题:于“无用”书中寻智慧(干部谈读书)

领导干部要避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以现实为基点回望历史,用历史的眼光观照现实,充分汲取前人智慧,为解决今天的难题提供借鉴

古人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读书无外乎两类:一是“有用”书,为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而读,从中汲取专门知识和工作技巧;二是“无用”书,虽不直接作用于具体工作,但也有关人生信念和智慧启迪。

人物传记和回忆录就是我很喜欢的一类书。比如《姚依林百夕谈》,我就读过多次。姚依林是历史的“剧作者”,也是历史的“剧中人”,这本书记录了他与堂妹姚锦四十余次谈话。在谈话中,他以生动的历史细节,展现了国史党史上一些大事要事的曲折之处。尤其是姚依林的睿智洞见,虽三言两语,却发人深省。谈到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投身革命的经历,他说:“那时候我们没有什么顾虑。为真理而斗争,不靠党票吃饭,靠党票还吃不好饭。”这话听起来朴实无华,细细咀嚼,感到内涵的思想力重千钧。入党为了什么?不是为谋得一份职业,而是为追求人间真理,而这个真理,就是为人民的幸福和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

作为新中国财政史的亲历者,姚依林谈到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一些政策失误时,评价为“太简单”。虽只寥寥三字,但每读到这里,我都觉得不仅是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而且是对后来人的谆谆提醒。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处理任何一个领域的问题,难免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实际上,不少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普遍感到工作一深入就具体、一具体就复杂。由此,就更要求领导干部避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以现实为基点回望历史,用历史的眼光观照现实,充分汲取前人智慧,为解决今天的难题提供借鉴。

当然,阅读传记,除了坚定人生信念、增进工作智慧外,还能学习如何提高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品位。在中国历史上,不少官员白天在朝为官,或在中央商议国是,或在基层升堂审案,下班之后,吟诗作赋、书画自娱、读书写作,有的还潜心研究专门问题并作出了成绩。比如,清代封疆大吏张之洞所撰《书目答问》,至今仍是文史学者案头必备之书。

同样,我们党的许多领导干部也是如此。邓拓是党内著名的才子,他18岁入党,在从事革命斗争的同时,始终没有放弃学术研究。1935年,邓拓目睹黄河长江泛滥,同胞在水灾中流离失所,开始着手研究灾荒问题。次年,25万字的《中国救荒史》脱稿,1937年被商务印书馆列入“中国历史研究名著”丛书出版,至今仍受到国内外学术界重视。上世纪60年代,邓拓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撰写杂文,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清新流畅的笔调,介绍知识,针砭时弊,为后人留下脍炙人口的《燕山夜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曾提出,即便有了一点空闲时间,陪伴家人、尽享亲情,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游物外,强身健体、锤炼意志,这样的安排才是有品位。今天,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素养较高,把为政、为学和为人结合起来,也不妨读些“无用”之书,既为工作加油充电,也为业余生活增添一份雅致和高洁。

(作者为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研究处处长)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10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