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乡土是我们的根和命脉

25.08.2014  16:10

乡土对于我们整个民族而言,它的重要性无可替代,尤其是对于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更需要亲近乡土,回归乡土,因为乡土是我们的根和命脉。”24日下午,著名学者于丹在甘肃渭源旅游节《中国名家看渭源》高峰论坛上作了题为《向乡土致敬》的演讲。

回到中国人的乡土 寻找我们的乡音

于丹说:“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推进,不少建设成果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人应更加坚守、传承对中华文明的认同与骄傲,铭记黄皮肤血液中的价值默契,留住乡土。

今天的中国,特别是一些大都市,都越来越走向国际化,但也正在失去自己的乡土。”她说:“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说过,我们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房子,但也正在失去越来越多的家园。费老先生几十年前说的话现在正在成为现实,各式各样的高楼大厦、商品房,不一而足。但是我们的家园还在吗?家园是能够让人心安顿的地方,是有美景,有美食,听到美好的乡音,有和悦美丽的乡情的地方。

她说:“现在的大城市里,随着经济水准不断地提升,大家越来越焦急,越来越烦恼,部分人的脸上都写着一副毫不掩饰的不耐烦,人跟人之间的火气越来越大,人越来越觉得除了挣钱这一件事情以外,别的都没有生趣与生机。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目前要做的事情,是一步一步回归乡土,寻找我们的乡音。

现代中国家庭 要重视家教门风

于丹认为,家教和门风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不能认为有专业学校,有思想政治课,就不重视家庭教育,家人的作用,永远是专业学校不能替代的。

我们常常在问,新时代我们如何做母亲?不能认为母亲在外面给孩子挣钱上了贵族学校就是好母亲。”她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虽没有多少学问,但她是知道善恶是非的,所以她能为这个民族培养出圣人。现在社会上文凭高的母亲越来越多,但懂家风的却越来越少。所以怎样才能培养好孩子,不光是给他吃多少,让他考多少级的钢琴、多少级的芭蕾。门风正,一辈子才受用。”(呼双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