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一线 省二院开通绿色通道 吹响急救集结号

19.08.2015  18:41

  正所谓“医者仁心”,蕴含的是医生对生命的认知、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和同情,换言之,不论面对怎样处境的生命,只要尚有一线希望,医生都会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救治,这不是文字描述的理想画面,也不是影视剧中塑造的医学场景,而是在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真实发生的故事,是省二院人用行动诠释的医学道德论述。

来自安徽的汪女士,2年前跟随丈夫到西藏做生意,十几日前因发热、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在西藏当地医院就诊,未见病情好转,遂乘坐西藏至安徽的火车回安徽老家治疗,她在火车上疲乏无力,多次发生抽筋、昏迷。7月11日,火车途径兰州时,铁路乘警拨打“120”将汪女士送至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随即转入呼吸科。

“我们接到这个病人的时候,病情的确很严重,患者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合并低血容量休克、重症肺炎、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肺部有阴影,还有胸腔积液。”主管医生杨燕霞说。

没有家属陪同,没有住院费用,面对休克昏迷的汪女士,面对垂危的生命,医院总值班及时协调相关科室,为汪女士开通了绿色通道,让这个陌生的生命得到充分救治的机会。

          儿行千里母担忧,得知女儿昏迷住院的消息后,汪女士的母亲心急如焚的赶到了省二院,她含着泪说:“生病的女儿一个人在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身边没个人照顾,心里边挺担心,从西藏出发以后,我们一直通过电话保持联系。后来我接到铁路乘警的电话说我女儿发生昏迷休克,已经不行了。当时我心里就崩溃了,特别害怕。我和女婿赶紧买了火车票,分别从安徽老家和西藏赶到兰州”,当她们得知女儿已经办理了住院手续,在监护病房抢救时,她对医院的感激和对女儿的担忧让她眼泪止不住的往外流。

只要有一线希望,省二院医护人员都会尽100%的努力去救治,面对入院后就下了病危通知书、住进监护室的汪女士,呼吸科周红梅主任带领全科上下立即为其检查,及时的采取一系列急救措施,给予特级护理,24小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加班加点,会诊、讨论、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及时更新治疗措施……呼吸科全科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努力了十多天,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汪女士的病情得到稳定。尽管累,但周红梅主任和她的团队觉得能为患者做些什么,他们很欣慰,她说:“能够使患者减轻痛苦、获得康复,是我们医护人员应该做的”。

  女儿病情的稳定让母亲心情平静了许多,十多天的救治,她亲眼目睹了省二院医护人员用仁心仁爱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全力救治女儿的点点滴滴,她说:“我之前也住过院,也陪别人住过院,却从来没有见过那个医院像省二院的医生护士这么认真负责的,他们一心为病人着想,把患者的生命放到第一位,我真没想到,我们家属赶到之前,这里的工作人员开通了绿色通道,替我女儿办理了住院手续,为了抢救我女儿,呼吸科全科医护人员加班加点,特别辛苦,我们家人看在眼里很受感动,他们真的是把病人当自己的亲人看待,饮食起居也照顾的很周到,让我们很信任。现在我的女儿从死亡线上抢救下来了,病情也稳定下来了。为表示我们的感激之情,我们家人给医生和护士各送一面锦旗,感谢甘肃省二院的周红梅主任和呼吸科的全体医生护士们!”(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