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通报不能避重就轻

06.01.2015  04:27

    1月2日,哈尔滨一市场仓库发生火灾,5名“90后”消防战士牺牲,令人心痛不已。然而,当地3日发布的官方通报却让人看了心里添堵:585字的消息,体现“领导重视”的篇幅达258字,罗列的领导干部姓名有八九位之多,难怪有网友调侃“这到底是事故通报还是自我表白”。

    上述现象并非个案,不久前发生在河南新乡的KTV火灾,导致十多人不幸丧生,而当地政府网站一篇126字的报道,竟有74字讲领导“高度重视”、“现场指挥”等。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作为地方领导干部,辖区内发生伤亡事故,“高度重视”是最起码的工作态度,“亲赴现场”也是应该有的行为,如果将“高度重视”、“亲赴现场”等作为灾难通报的重点,读者看了会感到不是滋味。对地方而言,发生伤亡事故,会影响政府的形象,相关领导需要舆论引导。然而,舆论引导不等于“报喜不报忧”,更不能将人员伤亡当做自我表白的契机,而要在通报中体现人文关怀,让文字和数据透出一种温度。

    平心而论,干部作风与文风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对部分地方领导及其工作人员而言,转变作风才能改进文风,实事求是,贴近群众,才能逐步消除基层群众的顾虑,政府公信力才能得到维护。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