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官帽难摘:改革试点6年核心问题未改观
事业单位改革:三千万个饭碗里装着转型之艰
编者按
一直步履迟缓的事业单位改革最近突然加快了脚步。
中国兰州网8月5日消息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公开招聘、竞聘上岗、聘用合同、奖惩争议、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等人事管理主要环节作了明确规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
事业单位是一个庞然大物。当前,我国有111万个事业单位、3153万名事业编制人员,其中67%以上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由于种类繁多、情况复杂、涉及面广,改革难度非常大,因此《条例》一出,便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事业单位极具中国特色,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以提供公益服务为主要职能。由于历史的沉积,事业单位逐渐出现诸多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机构臃肿,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些事业单位长期充当“二政府”角色,拿着财政的拨款,却较少提供公共服务;一些事业单位被主管部门推向市场,成为其敛财的工具;一些事业单位机制僵化,不具备存在的价值。总之,对事业单位的体制、机制和制度进行改革,已到了不得不为之的地步。
2008年,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陆续开展。6年来,多数试点实质性进展并不多。其中,涉及人数最多、争议最大的改革着力点——养老并轨改革,因缺乏国家的相关配套政策而被搁置。
事实上,国家在十几年前就启动了事业单位改革,但多年来进展缓慢,在一些地方属于“原地踏步”,在某些领域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改革的时机、手段、策略、步骤和方法存在问题以外,已经形成的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固化结构是改革最大的阻力,很难被打破。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条例》的出台正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可以促使步履维艰的事业单位改革继续坚定地走下去。事业单位改革,不仅涉及3000多万在编人员的饭碗问题,更关乎更大范围、更广人群的切身利益乃至命运变迁,必须统筹协调,灵活应对。
改革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被改革者的意愿,最大限度地保障多数人的利益不受损害。下一步,事业单位改革该如何走,还存在哪些亟待突破的阻力和障碍?半月谈“聚焦事业单位改革”专题调研小分队奔赴各地进行了深度调研。
试点6年,核心问题从未改观
任何一项改革,当步入“深水区”时,面临的障碍和困难也就越来越多。2008年2月,国务院启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
6年时间过去了,半月谈记者从各试点省份了解到,目前,事业单位改革取得进展较多的领域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人员聘用制改革等,部分事业单位如出版社等借行业改革之机进行了转企改制。但是,就事业单位改革整体而言,事关核心问题的去行政化、养老保险改革、薪资改革等进展十分缓慢,大部分属于“原地踏步”。到底是哪些深层因素阻碍了改革进程?半月谈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研。
事业单位“官帽”难摘,行政化倾向严重
“逐步取消行政级别”是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探索事业单位管办分离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据半月谈记者了解,目前我国试点省市取消行政级别的事业单位并不多见。
“去行政化是事业单位改革面临的首要困难。”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易丽丽表示,目前事业单位没有建立体现事业单位特点,根据事业单位的重要性、规模大小、发挥作用等因素确定的等级规格体系。“由于受官本位观念的影响,有的单位首席专家如果没有‘官帽’,在单位内部就没有较高的政治待遇、没有单位内部的认同感。”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一位教授说,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职能定位不清,行政化倾向严重。事业单位与企业和政府部门相比,主要优势在于其提供公共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但目前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参照政府体制和组织化模式运作。
由于行政分割和行政垄断,事业单位之间竞争很不充分,很多服务通常由一个事业单位独家提供,或者政府部门将某种公共服务委托给单一事业单位提供,这些都导致了低效率,造成无论是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层次,还是质量和种类,都不能满足公众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
“去行政化的背后是资源的重新配置。”东部地区一高校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一旦没有行政级别,高校吸引人才就面临着多重困难;没有行政级别,按照现行的企业标准缴纳养老保险,教师的待遇就会明显缩水,但年金制度的建立又非常困难;取消行政级别,高校和地方打交道会难上加难。“比如,从学校门口的断头路何时能通车,到周围居民区的脏乱差影响学校环境,学校处理这些问题时要是没有行政级别,地方一个小领导都不愿意出来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