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买官喊“便宜”,贪官的嚣张让人民害怕

03.09.2014  13:53

  原标题:【新闻观察】百万买官喊“便宜”,这样的事让公众害怕

  “没想到一个副市长还是挺便宜的。我准备了200多万元,结果只花了100万元就把事情办成了。”这话出自河南三门峡义马市原副市长聂卫东。据媒体报道,1968年生的聂卫东最高学历是高中夜校,因为给河南某企业领导开车,年头久了,成了该企业的董事长,后来进军政界。目前,聂卫东在逃。

  100万元是什么概念?一个普通公务员年工资不过三四万元,不吃不喝也要干20年左右,一个普通农民可能一辈子也挣不到这么多钱,可是聂卫东却认为很便宜。

  抛开买官卖官这类不正之风不谈,仅从投资的角度来讲,100万元只换回副市长每月几千元的工资,并不合算。如果把这100万元投在其他方面,年回报率应该不止三四万元,即使按照目前的存款利率,利息收入大概也有这个数。可聂卫东却愿意拿出200元买副市长,而且还喊便宜。

  为什么聂卫东认为100万元买官便宜?应该是他觉得副市长的“利润回报率”更高,当然肯定不是靠副市长的工资,而是一些其他“收入”——不合法的“收入”,比如受贿所得。

  时下,一些人之所以愿意花不菲的价钱买官,更多的恐怕还是为了求得长远的回报。作为副市长,掌握着很大的权力,而权力一旦为自己服务,就可以带来很大利益。一些官员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动辄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并不鲜见。对一心想贪钱的人来说,这显然挺“划算”。

  买官成为“划算”甚至“超值”的买卖,这样的事情让人害怕。一方面,这样的人一旦官帽得手,必会大肆腐败,以求回报最大化,如此必将伤害公众和国家利益。另一方面,买官得逞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个干部干得好不好、能否升迁,不在于是否做了事,而在于是否肯花钱买官,如此便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这不是危言耸听。目前,三门峡接连被查处的8名处级以上干部中,包括原副市长张君贵、交通局原局长单向东、房管局原局长黄国华、国土资源局土地储备中心原主任代跃进、财政局原局长吕万松,渑池县原县委书记仝孟蛟等。这些官员都有买官卖官情节,受贿金额都在数百万元至数千万元。

  贪官花钱买官不管前期支付了多少钱,都不“便宜”,因为那会导致国家、人民付出巨大代价。对买官的官员以及买官行为本身,相关部门不能让他们继续“便宜”下去,既要加大对买官的打击力度,又要加大对卖官的打击力度,不仅要让他们付出身败名裂、倾家荡产的成本,而且要进行党纪国法的追究,警示、震慑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