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入梦

14.01.2015  12:46

  2014年2月7日,习总书记在俄罗斯索契接受电视台专访时说:“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从报纸上看到这段报道时,我由衷的钦佩习总书记坚持读书的人格魅力。蓦然回首审视我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去过书店了,上一次完整而深入的阅读还是一年前的《百年孤独》,而图书馆借阅证的借阅日期,则很久未有变动,定格在前年的夏天……时间都去哪儿了呢?习总书记工作繁重日理万机,尚可以挤出时间读书,而拥有青春大好年华的80后青年,怎么会退化至此,疏远了读书?
  记得年少时,我也有过痴迷读书的一段纯真时光。那时,父亲曾给我买过好些书,而自己最爱的,就是那套印刷精良、竖排线装的《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宋词三百首》。每每课业结束,我总会信手翻开案头的书本,轻声吟诵一首富有节奏的诗词。日子久了,我常常为读到的一些诗句所迷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何等的意象;“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又是何等雅致的情怀;“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这是何等的温暖;“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又是何等雄壮的豪情……那些手捧诗卷的辰光,让多年以后的我依然心有暗香。可是,这些年随着自己涉世渐深所沾染的一些俗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种移动应用的兴起所带来的种种诱惑,在悄无声息中,我失去了曾经年少时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平添了许多浮躁气息。拇指轻轻一点,各类购物、广告、交友、娱乐资讯瞬间呈现于眼前,而消失的,则是那曾经习惯了的清新书香。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言:“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反观自己,坐在车上时,总是习惯性的上网娱乐冲浪;倚在枕上时,总是不停的刷新着各种社交网站;即便身不由己置身厕上,也忘记不了转发微博、微信……这还是原来的我吗?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那么你呢?你上一次买书是什么时候?你最近一次阅读是什么时候?你最近一次坐在图书馆的明窗净案边,又是什么时候?我们是不是丢失了些什么呢?我们过于浮躁的奔走与张望着,可曾关注过灵魂深处已经很久没有过书籍的滋养了?
  西哲云: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荀子也说:“学不可以已。”读书对于一个人一生的精神成长非常重要。从信息的获得,知识的扩充,到灵魂的滋养与智慧的增长,都离不开大量有益的读书和学习。如果说粮食和水是身体的需要,那么,读书和学习就是精神的需要。可以说,一个人的衰老,不是始于青春远去,而是始于停止读书和学习的那一天。通过读书学习,不仅能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更能改变我们的生命宽度与厚度,活出有限生命历程中人生的精彩。更有一位哲人曾说:“不阅读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在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征程中,理应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我们80后青年连阅读的习惯都没有养成,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资本向世界证明:我们这一代青年是可以承载起民族复兴的宏伟梦想?
  这样的反思让我慢慢的沉下心来。这半年来,每当夜幕降临,我都会关闭了手机网络,谢却了饭局酒场,再一次点亮柔和的灯光,泡一杯清茶,捧一本经典,或端坐于案前,或斜倚于靠枕,让灵魂放慢了节奏,尽情畅饮古今中外贤哲鸿儒酿造的精神甜品。那一刻,我终于沉淀了自己浮躁不堪的心灵,让荒芜的精神家园日渐葳蕤葱茏丰盈。过往的经历告诉我,读书之道贵在有恒;而我相信,这一次我是真的可以做到坚持下去。每当夜色深沉万籁俱寂,书香的真味在心灵深处弥漫,让我忘却白天的种种疲惫,赠予我一个更沉稳、更安详的梦境。心田深处的快乐是如此美妙,我确定,当明天太阳升起,珍藏在心底的梦想之花一定会在共和国的地平线上灿烂的绽放。
 

(成县地税局 盛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