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免费”变“消费”差在哪?

29.07.2015  12:35
原标题:书店“免费”变“消费”差在哪?

  开业仅一周,中国书店北京雁翅楼店就将原先的免费阅读区变为消费阅读区,此举引来部分读者不满。书店解释称,因无关人员占据读书区域,影响读者阅读,此举也是为了保障阅读区良好的阅读环境。(7月28日《京华时报》)

  “免费阅读区”变身“消费阅读区”令许多读者不满和不解。虽然书店给出的解释冠冕堂皇,看似只是一字之差,但却包含许多深意。那么“免费”变“消费”到底差在哪?

  “免费”变“消费”差在“”。“免费阅读区”加之24小时不打烊,意味着一种对读者更贴心、更便利的服务手段,进而拉动书店人气,增加书籍销量。“消费阅读区”显得就更加直白了,只有读者在购买冰柜里的饮料或购买店内书籍后,才能在该区域阅读。这样的变化让“”提前了,付钱才是阅读的基础。还有“消费”真的能有效保证良好的阅读环境吗?恐怕不然。现在是有钱就能任性的时代,花了钱不好好看书,你能怎么办?

  “免费”变“消费”差在“管理”。将“免费阅读区”变为“消费阅读区”自然是书店的一种管理手段。想要增设“门槛”来阻拦将阅读区当作休息区使用的人。只是这样的管理是否有效呢?且不论实施“新规”后的效果,仅在先前设有“免费阅读区”时,难道书店的阅读环境完全依靠读者素质吗?肯定不是。书店有“禁止大声喧哗”等提醒标识,还有工作人员管理,这些都能防止读者破坏阅读环境行为的发生。换而言之,如果先前的管理失败的话,那么现在的“新规”紧靠变一个字就能有改观吗?笔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免费”变“消费”差在“理念”。网络书店和电子图书对实体书店的巨大冲击是不可否认的现实,也是任何人无法扭转的潮流。实体书店的变革开辟了其在新时代下生存的空间,并且实体书店具有其不可缺少的意义。书店的目的并不只是卖书,它是读者的心灵家园,是知识的殿堂,思想飞翔的天空。这样寒心的规定,是对书店生存理念的改变,也让读者嗅到更多的不是“书香”而是“铜臭味”。

  书店不是纯粹盈利性质的公司,不能为了保证读者的阅读环境而在“”上下功夫,应该在服务的宗旨上多考虑。况且,西城区对书店实行免收房租政策。书店不能既沾了政策的光,又占读者的便宜吧。

  文/杜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