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里来了九旬读书达人

14.05.2015  13:07

    人到了95岁还有什么样的精神追求?西北书城里遇到的一幕让人感慨万千。就有一位这样高龄的老太太,在女儿的陪同下,颤颤巍巍地来到一楼大厅杂志销售点。她要的是《世界文摘》。她女儿说两本20元,老人家不以为然,十分自信地说“一本8元,两本16元。”说着,从衣服口袋里拿出百元大钞,递给了营业员。这么大年龄还亲自买书?而且读书的喜好和着眼点明显是一个不寻常的层面?我感到特别好奇,更多的是不可思议。

    可别小瞧了老人家,她女儿说,特别爱看书,每天要做得事就是看书,比什么都重要。老人也搭话说:“老了老了,眼睛不行了。”女儿笑道:“老人就这么一个爱好。”我问老人家高寿,她不假思索地说:“95”,就像说65、75岁那么轻巧,孰不知,在大街上遇到一个行动自如的九旬老人,听到这个岁数,会把人震惊地目瞪口呆!感觉是不是“老神仙”下凡了。

    老人佝偻着身体,腰快弯曲成S状,满脸的皱纹像盛开的菊花,两只深遂的眼睛,依然炯炯有神,灰白的发型梳理的一丝不苟。岁月的刀痕,一笔一画地雕琢在她的身上,改变的只是外表和容颜,读书的嗜好,不但没有丝毫的减退,反而成了一种执着。去书店选一本喜欢的书,亲力亲为,透射着一种淡淡的儒雅之美,文人气质在一招一式里尽显。

    一般情况下,能有这样的年龄在世,已实为罕见。倘若有幸高寿,或成老朽,或是糊涂,或是举步维坚,难得有精力关心人间凡事了。老太太耳聪目明,关心的还是普天下之事。她有自己的读书兴趣点,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年龄无关,与世俗无关,只是喜欢,就这样坚守着,只是为了心中的那一份执着。

    如此高龄的老人,为何思维敏捷、自立自强?客观的原因固然重要,是不是与老人一生视书为生命的习惯密不可分?活到老学到老,不让每一天的阳光白白从窗前溜过,这样的生活方式,方可体现真正的生命价值和高品位的生活质量。

    都说读书进入全民时代。兰州人的读书群体呈现什么样的状况?阅读内容有什么特点?读书对每一个个体的精神生活会有怎样的支撑?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标志如何体现?书城一隅与老寿星的偶遇,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和思索。

    逛书店是兰州市民休闲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们总会对大众读书现象亮出包容、大度的姿态,就连民营书店也挂起了这样的招牌:“背包太重,存吧;站着太累,坐吧;书太贵了,抄吧;您有意见,提吧。”人性化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感激都来不及,还能有啥意见可提?

    图书馆就不用说了,到兰州市内新华书店、书城甚至大型超市的书市去看一看,存包处有工作人员周到的服务,满地坐着看书的孩子,各书架旁围满了读书的人群,偶尔也有边看书边作记录的身影。这里完全没有商业化的气息,咋看咋像个公众阅览室,随意的读书氛围,琳琅满目的书库,最前沿的知识信息,读者与文字间那种缱绻的情意,纸上的声音,似乎也有一种弥漫的力量,让人们在宁静中享受着知识和温润。书在人们手中传递着,知识在人们脑海里沉积着,书店的生意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交着。对哪方面的知识感谢兴趣,看看各位手中捧着的书,会感谢到培根说得话有多么智慧:“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明,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使人善辩。总之,读书陶冶个性。每一种心理缺陷,都会有一种特殊补救良方。”读书走进全民时代,皆因读者在寻求适合自己的“良方”。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更容易掌握谋生的手段和生存的技能。中国人历来有读书的习惯与传统。民间流传的“教孝弟此乐何极,嚼诗书其乐无穷”、“万代家风惟孝弟,百年世业在读书”的警句,都在警示后人,读书是何等重要!

    读书是大多数兰州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书容纳着我们的心灵。唐代韩愈的“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说得就是读书怕读得少,思考问题怕不透,怕自满不学,而学习又不践行。我们常说“中华崛起”,并不是经济学语言,而具有文学、政治色彩的国人励语。我们凭什么让中国崛起?凭的是国家的综合实力,高素质的人才,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读书的气氛,是时代感的要求。有时,我们会急功近利,让浮躁代替务实,让琐碎代替读书,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一个无知的人,一个无趣的人,一个赶不上时代节奏的人。一个95岁高龄的读者,紧紧追赶着时代的步伐,她的生命节奏与时代一起跃动,用知识填充着有滋有味的生活,在文化殿堂里,从没有落伍,从没有被边缘化。于是,当阳光每天射进窗台,注定了她的空间里都荡漾着鲜花绽放般的墨香。

    刚刚过去的第20个世界读书日,又掀起了新一轮全民读书的热潮。在兰州繁华区最大的书城里,书香扑鼻,沁人心脾,来来往往的人流中,恰巧与“最牛读书人”相逢,犹如久旱遇甘泉,心里滋润透亮,说不出的感动,有一种力量慢慢地萌发。看着自己手里的书单:《平凡的世界》、《世界名人未解之谜》、《中外文化常识一本通》等,再没有犹豫,把它们一古脑儿地搬回自家的书柜里,迫不及待地捧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