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网事”,织出美丽风景

29.10.2015  11:38

 

记者 宋博 通讯员 刘小江

 

  针对特色农产品种类多、品质优,但规模小、分布散的实际,从2013年开始,徽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贫困地区光缆入村入户速度,为群众提供在线交易、代购代销、信息服务、物流配送等服务,有效解决了特色农产品产销不对路、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大大小小的网店和电商扶贫点通过电商平台帮助农民在卖出中做挣钱的“加法”,在买入中做省钱的“减法”,让农民双重受益。

  文继平一家住在徽县虞关乡未子村,离县城有40多公里山路。两个服务人员翻山越岭把电冰箱送到他家时,他第一次尝到了网购的甜头。

  两个月前,在村官陈增科的帮助下,他为家里购置了一台冰箱,那时网购大件在村里还是一件稀罕事。除了免费送货上门,还比实体店便宜700多元,使用后,文继平非常满意。现如今,但凡家里有什么需求,他就上网购买。

  陈增科3年前当上未子村村官,令他感触最深的就是农村的“买卖两难”问题,这里虽然生物资源丰富,核桃、木耳、香菇等农产品类型多样、品质优良,但由于种植分布零散和交通不便等因素,长期以来,优质农产品“卖出难”问题突出,当地群众守着富庶的物产却难以转化为实际收入,“富庶的贫困”严重制约当地脱贫步伐。

  用一根网线,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陈增科的店虽小,却五脏俱全,不仅有网购代购、收发快递、网上充值等服务功能,针对村里的核桃、木耳、香菇等产业,陈增科还帮助乡亲们网上销售土特产。

  “别小看这小小的网店,它让农村老百姓体验了一种全新的购物方式。”陈增科说,网购网销正在打开一个庞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农民认可。

  “我想买一双老北京布鞋,去城里不方便,鞋子又贵。”几天前,63岁的太白村村民靳东顺凑在电脑前,盯着一款款布鞋仔细比较。最后在王小芳的帮助下,花了21.8元买了一双。一星期后,这双鞋送到了他家,也让他真正体会到了网购的快捷便利。“省时省力还省钱,不出门就把东西买了,还送到家,过去哪有这样的好事?”靳东顺直夸网购好。

  乡亲们从逛街到逛网店,高桥乡太白村“徽县太白阿芳土特产店”店铺的“掌柜”王小芳亲身感受着其中的变化。她告诉记者:“我从去年9月份开网店后,经常有周边农民拿着自己家的鸡蛋、核桃、木耳等农产品到店里寄卖。村民们不仅在网上卖东西,也可以买东西,从日常用品到食品、农资、家电,各种商品都有人来‘淘’,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各种便捷服务。”

  在如今这样一个“互联网+”的时代,电子商务不仅带动了徽县原有产业的振兴,也让新兴产业找到了商机,加之政策层面扶持利好密集出台,实现了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并改变和影响着乡村原有的产业结构,最终形成了全新的“互联网+各种产业”的电商发展模式。更重要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返乡创业,会逐渐衍生出围绕农村淘宝产生的生态圈,提供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从而让更多年轻人返乡扎根农村。

  目前,徽县正朝着“一乡一个示范点,一村一品一网点”的目标谋划电商发展新格局,计划培育示范网点40个,将带动苗木、工艺品、土特产等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