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游 越是本土的越受青睐

03.05.2016  08:21

    乡村清新的空气、优美的风景、纯朴的民风,谱写着一种诗意的栖居。乡村游、生态游方兴未艾,成为兰州郊区农民致富的“金钥匙”。笔者认为,对于众多乡村旅游项目,有关部门需通过合理开办农家乐、民宿等,让更多村民投入到乡村游业态中来,释放出住宿、餐饮等附加值,实现旅游惠民。

    从兰州乡村游的大格局来探讨,线路和产品要精品化,与非遗文化、民间习俗、传统手工艺、美食文化等元素形成有机整体,不断推陈出新,保持一种新鲜感,提供集观光、休闲、度假等“一条龙”的旅游服务。特别是传统村镇有诸多历史文化符号,背后是久远的故事、珍贵的文化肌理,诸如建筑、景观、曲艺等,更是乡村游的活化石,可以通过举办相应的民俗风情活动,增加互动性吸引游客。

    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始终是农家乐必须坚守的底线。有关部门不妨在乡村推广“明厨亮灶”工程,将厨房操作过程一览无遗地呈现在游客视线中,使游客可以对菜肴的卫生、营养等内容进行全程监控;并实施分级管理和红黑名单制度,引入低成本的社会监督,倒逼经营者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农家乐要想真正吸引远道而来的“吃货”们,即使家常饭菜也需要精做细做。美食文化内涵丰厚,包括农产品、饮食、文化、风俗等元素的综合作用,游客在一饱口腹之欲之时,又能欣赏到不一样的风情,自然会怦然心动。只有让来客体验到地方美食“独一份”的魅力,才能生发出使人流连忘返的魅力。

    显然,无论何种规模、档次的农家乐,越是本土化才越能激发好奇心,加上浓郁的传统文化,将兰州乡土特色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才会给游客带来由衷的欢喜。像一些老字号,吃不只是现场品尝,还可依据国人的习惯等,注重技术研发、进行深加工,解决保鲜、贮藏和运输等方面的制约,把地方特产打磨成纪念品、手信等馈赠亲友的佳品。农家乐要烹饪家乡的味道,又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理应充分挖掘特色,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将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让美食与旅游更加完美地结合,必然会推动美丽乡村持续发展。

    当然,要深入挖掘和发挥兰州农家乐的地方特色,需要有关部门在规划和建设中整体研判,做好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特色文章,多渠道展示乡村的美丽风情、人文底蕴,让兰州独有的乡村文化释放长久魅力。只要让“最美乡村”不断释放出个性魅力,客人自然会“常来常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