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走得出才能留得住
在11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有记者问及中国农村教育问题,袁贵仁表示,近年国家针对乡村教师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去年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做了全面的部署,按照国务院的统一要求,全国31个省(区、市)已经做了实施方案,今后将逐步推进。
办好教育关键在教师,作为教育领域的基本常识,这一点在农村体现得尤其明显。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短板,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乡村教师群体近年屡屡成为舆论焦点,其境遇让人唏嘘,背后所暴露的农村教育问题也不容忽视。没有学校的农村是可怕的,教育界先贤无不强调乡村教育对于农村文化和农村生活的重要性。目前的现实问题是,在城市大趋势的背景下,如何发展农村教育,怎样培养一支稳定且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有网友注意到袁贵仁有过基层任教的经历,记者问道,如果当年的条件还不错的话,袁贵仁是否还会选择离开?其实,身为教育部长的袁贵仁如今做出怎样的回答并不重要,因为记者的假设本身就不成立,农村教育条件相对落后、乡村教师处境艰难是普遍现实,在这样的环境下,期望乡村教师留下来只是停留在道德动员层面。要真正改善农村教育,就应该正视乡村教师存在的问题,回应现实的诉求。
乡村教师目前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优秀教师甚至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不愿去农村任教,乡村教师业务水平整体有待提高;二是现有教师队伍不稳定,普遍存在待遇不高的问题。两个问题概括来说就是“留不住”和“教不好”。对于很多人来说,乡村教师是一个崇高但让人望而却步的职业,因为艰难所以可贵,如今在贫困地区支教成了感动中国最为常见的题材,与此同时,民间针对乡村教师的公益行动也逐渐成熟起来。但是,正如马云说的那样,“无论捐助多少钱,对中国教育都是杯水车薪。”公益界的支持和社会的关注对于乡村教师而言至关重要,但这一群体的成长发展主要有赖于国家的政策扶持。
去年国务院发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大致勾勒了扶持乡村教师的政策蓝图,梳理不难发现,政策主要试图解决乡村教师的待遇和职业培训两个问题。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很有必要,过去很多个案显示乡村教师的待遇的确太低,所以提高待遇的呼声一直很强烈。但就培养乡村教师队伍这个问题而言,如果完全寄希望于提高待遇这项措施可能不太实际。客观地说,即便有政策支持,乡村教师待遇提升的幅度也较为有限,光靠待遇来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并不现实。事实上,很多大学毕业生之所以不愿去乡村任教,主要还是因为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过于狭窄,如果乡村教师看不到晋升的希望,这个职业的吸引力必然很有限。
政策应该从多个层面扶持乡村教师,尤其要重视业务培训、职业发展以及对外交流。教育部等部门于2010年启动实施“国培计划”,按照规划,从2015年开始将集中支持中西部乡村教师校长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业务能力,打通职业晋升空间,乡村教师的职业好感度必然慢慢提升。农村教育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所导致的,城镇的优质教育资源反哺乡村,加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沟通,让乡村教师走出去,农村教育才能逐渐恢复活力。据《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