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华亭县推行“1234”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新模式

06.02.2015  17:32

去年以来,平凉市华亭县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要求,在全县范围内推行“1234”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新模式,即由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和乡村医生与城乡居民按户签订服务契约,组织县(综合医院、中医院、妇保院)、乡(卫生院、社区服务站)技术人员与乡村医生组成一个服务团队,沉下去落实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两项服务,做好健康文化墙、健康沙龙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三件实事,开展重点人群跟踪服务、规范转诊转院、健康促进、双联帮扶四项爱心活动,并高标准抓建了安口镇“1234”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示范点,签约3836户1.91万人,签约率62.6%,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主要做法:

“三统一”狠抓规范。一是统一团队。为签约服务团队成员统一配发了印有宣传标语的服装和帽子,制作了队旗和宣传横幅,提高群众的关注度,为签约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氛围。二是统一培训。对服务团队成员统一进行了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工作职责、工作要求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认识到签约的重要性,明确签约的相关要求。三是统一资料。为了确保签约服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制作了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手册,内含签约服务协议书、乡村医生工作职责、签约服务活动工作要求、工作流程,知识问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农村家庭健康管理工作内容及签约服务对象家庭成员一览表,一户两册,促进群众对签约服务工作的认知和了解。

“三结合”灵活多样。一是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将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做为践行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强力抓手,通过开展免费义诊、上门提供健康保健指导、开展健康教育宣讲、对留守儿童及空巢老人跟踪服务等服务方式,为群众提供温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解决了部分群众就医不便的问题。二是与督导检查村级卫生工作相结合。结合每月一次的村级卫生工作督查,健康服务团队深入村社开展签约服务工作。三是与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相结合。在签约服务工作中,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指导村民正确使用健康保健工具包,提高村民自我保健能力。

“两不漏”确保实效。一是服务内容不漏项。在签约服务工作中,我们将义诊、体检、健康教育宣讲、健康保健指导等“234”服务内容有机结合,一项一项抓落实,并及时更新健康档案,确保服务内容不漏项。二是服务对象不漏人。积极联系镇政府包村干部和各村委会,通过张贴大字报、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积极宣传签约服务工作的好处,使签约服务工作家喻户晓。在签约过程中,在包村干部和村委会人员带领下,服务团队挨村挨户,一家一家签约,一项一项服务,做到了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1234”签约服务模式推行以来,服务团队定期深入各村社,为村民开展免费义诊活动,村医为村民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200多人次,为签约村民规范开展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万余人次;刷写健康文化墙500多平米、开展村民健康沙龙95次800多人次,培训村医掌握15项中医适宜技术。在指导村民熟练运用健康工具包的基础上,指导村民掌握6项中医适宜技术;开展重点人群跟踪服务,重点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提供上门健康咨询和保健指导服务36人次。规范转诊转院,对疑难重症患者由乡村医生联系服务团队,优先转入卫生院,卫生院服务治疗的患者,由卫生院出具转诊手续。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每年为村民发放至少4份健康教育资料,开展健康教育宣讲每年不少于4次,对中风后遗症、孕产妇等重点人群上门开展健康保健指导。开展双联帮扶,服务团队在做好签约服务工作的同时,向他们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积极为贫困户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通过开展“1234”签约服务模式,一是群众的保健意识逐步提高。在签约服务活动中,通过宣传教育、手把手指导等方式,群众掌握了健康保健工具包的正确使用方式,掌握了简单实用的中医适宜技术,提高了健康保健知识的了解和认识,自我健康保健意识得到逐步提高。二是就医负担明显减轻。通过免费义诊、免费体检、中医适宜技术等服务等开展,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简、便、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三是干群关系更加和谐。通过入户签订服务,宣传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每季度一次的慢性病健康随访理,经常性的健康咨询指导、低盐膳食指导,加深了签约居民与医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增强了签约居民的归属感,乡村医生逐渐成为了老百姓的贴心人。四是服务观念明显转变。通过签约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全体医务工作认识到,签约工作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改变了以前的服务观念,从“要我服务”转变为现在的“我要服务”,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不断提升。

                                    报道: 华亭县卫生局 李虎明  市卫计委 马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