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兰州的美丽田园梦
昔日破败的山村,今日漂亮的旅游景区。
让旅游业帮村民实现脱贫致富。
亮亮堂堂的街道,现在走在上面,村民们都心头热,舍不得损坏。
双联帮扶改观了这些村庄。通过双联帮扶的强力推进,使得这些偏远的山村同样拥有了美丽的身姿。来自市委联扶办的一组数据显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我市投入3.62亿元,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打造了一批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新农村,使得贫困村环境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其中,有市委办公厅组织实施“五化”工程,帮助永登县火家台村改善人居环境;有市委政法委协调联系七山乡的16家联扶单位,夯基础、兴产业,使七山乡旧貌换新颜……这里,我们从实地走访的乡村中遴选几组镜头,一窥“美丽乡村”的蝶变之路。朵朵鲜花开得艳,柳树成荫连成片。连日来,我们在走访七里河区、西固区、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等区县的帮扶乡镇时,常常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双联帮扶带给乡村的不仅仅是扶贫攻坚、助农增收等方面的变化,更可喜的还有生活环境的大幅改善。
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是,前几年走到这些偏远山村采访的时候,难得看到庭前屋后的花草树木,只有原生态的野花野草,零乱地生长在田埂上、水渠边、麦垛旁,无奈地经受着严霜和野火的洗礼。
长丰村垃圾坑变成小广场
8月15日,清晨的露水还没有散尽,卖菜的大姐白富存就开着三轮摩托车来到了永登县武胜驿镇长丰村新修建成的广场上张罗生意。广场的小花园中,色彩斑斓的八瓣梅开得红红火火。白富存在长丰村做了五六年的生意,见证了这座村庄面貌的喜人变化。她说,“这片小广场,原来就是一个垃圾坑。没人肯往边上站。”现在,垃圾坑摇身变成了一座敞亮的小广场。墙上有绘画,园里有花草,成为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好去处。这一切,得益于双联帮扶干部们沉下身子的真诚帮扶。
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双联帮扶长丰村。长丰村的村支书包英庆介绍说,市委农工办投资63万元,新迁翻建了长丰村办公阵地316.5平方米,还整合创建了村级文化广场,硬化地坪4000余平方米,配套文化健身器材15套。还投资20万元,建设3平方米的文化墙40块共计120平方米,实施墙体美化6000平方米。还投资20万元,完成墙体戴帽821米,墙体粉刷5873平方米,整修净化街道2公里,拆除街面厕所39个。亮亮堂堂的街道,现在走在上面,村民们都心头热,舍不得损坏。帮扶单位还为村民们完成了自来水入户工程,投资了45.1万元。还投资了20万元,硬化村道3公里。
帮扶单位帮扶村民们大力发展优质洋芋、双垄沟播玉米,完成双垄沟播玉米连片种植500余亩,种植陇薯3号洋芋试验田10亩,种植西瓜、高原夏菜、西兰花等品种试验田10亩,完成连片药材实验种植30亩。还帮扶长丰村建设农家书屋,协调完成该村学校环境及活动场地建设,实施道路绿化,栽植风景树2200棵。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对新修道路造成影响,还投资10万元衬砌了护坡300米。“为了巩固成果,长丰村组建了卫生清洁队伍,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培训,从而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清洁长效机制。”双联帮扶干部师俊权介绍说。
火家台村处处花朵开得艳
结束了长丰村的采访,我们赶赴武胜驿镇火家台村。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驶过,两边山景美如图画。30分钟车程,我们走进了火家台村。火家台村476户人家1883人,全村7个村民小组,人均耕地4.5亩。2013年,该村高原夏菜种植面积3200亩,收入达到了128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9800元,全村养老金收缴100%,合作医疗99%,是当地名副其实的脱贫富裕村,还是我省2014年30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之一。
市委办公厅等单位双联帮扶火家台村。武胜驿镇镇长赵克勤介绍说,帮扶单位帮扶众村民大力发展多元致富产业、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大力整治了村容村貌。帮扶单位投资了107万元,美化了该村3个社203户人家的院墙,拆除了屋外厕所、猪圈等320处,清理了柴草滩、石块滩260处。共建美好家园,群众义务投工1800多个,捐物300多套件,拉运石块300余方。还新建了3个文化广场7000平方米,配套了各类体育器材、健身器材30余件。新建了公园3个11000平方米,文化墙110米,宣传牌160多个,上面书写诗词对联。
接受采访的村民王义庆说:“火家台村以前垃圾成堆、污水坑多,不美。现在处处花朵开得鲜艳,美了。”为美化村庄,帮扶单位帮扶该村试种高原油用牡丹300株、高原玫瑰200株,将昔日的垃圾堆、污水坑变成了今日的产业试种小区。环绕广场、村庄种植云杉、牡丹、玫瑰、迎春花、垂柳等4000余棵,还匠心独具地开辟了小花园、花丛带,合计下来80余条。火家台村村支书苗世伟介绍说,帮扶单位投资300余万元,将对全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文体设施、科技便民服务中心等有效改造提升。还投资180余万元对该村3公里长的河道进行修筑治理,并利用现有水源,建成4个人工湖。还植树10000株,打造千亩胡杨风景区。以后,还将建成占地1000亩的油用牡丹风景园一处。
武胜驿村修宽马路重振餐饮
前两年的永登县武胜驿街面,尘土飞扬。这里,原本是往来河西车辆的加油站、就餐点。但是,一条破烂不堪的道路制约了这座集镇餐饮业的长足发展。武胜驿党委、政府班子找准了症结之后,很快把这条尘土飞扬的道路修建成为了宽敞大路。修通了的道路又为武胜驿村带来了昔日的繁华。武胜驿村村主任李秉源介绍说,目前,武胜驿村开设了商铺170家、餐馆40余家,家家都是受人欢迎的好店铺,聚拢了不少回头客。
市房管局等单位双联帮扶武胜驿村。帮扶单位投资135万元,完成该村杨家川引水提灌工程。帮扶单位还帮扶该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发展中,该村积极推行“民风”工程、“阳光”工程、“帮扶”工程,使得村风、民风明显好转。还推行了“阳光议政”制度,
还实行了对贫困党员的“一帮一”帮扶机制,共帮扶困难户、特困户47家。还加强了村委会阵地建设,新建农家书屋一个。
走访中,我们了解到,2012年,该村投工2000余人次,投入资金276万元,硬化道路两侧街面2000平方米。同时安装了太阳能路灯82盏,安装了灯箱160盏。沿街、环村种植了垂柳1200棵、侧柏260棵,修建了花园160个,制作了绿化带宣传牌40个,还购置了鲜花6000株。村民们还将自己的庭院清洗一新,该村重点解决了五保户、特困户、重病户的围墙改建。通过干群齐抓共管,彻底改变了村庄的脏乱差面貌,吸引了前来意向投资的客商10余户。2013年,投资312万元,水泥硬化地面52000平方米。投资48万元,地砖硬化地面8000平方米。投资56万元,房屋屋顶挂瓦3500平方米。投资33万元,门楼挂瓦110座,还投资21万元,墙体挂瓦1500米。李秉源说,该村落实了“门前三包”责任制和周末大扫除制度,实现精细化、常态化管理。
马场村破败山村成了旅游景区
昔日破败的山村,今日漂亮的旅游景区,位于兰州南部山区的七里河区阿干镇马场村,通过两年多的双联帮扶受益,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成了我市一个新的旅游景区,村民收入增加了,2013年实现了整村脱贫。8月11日,我们驱车走进了马场村。沿着平整的水泥山路,看着路边一个个仿古的农家乐,不多时就到达了山顶上的美丽村庄。我们看到,烟雨笼罩的小山村格外漂亮,青黛色的山间点缀着白墙红瓦的农舍,整个村庄掩映在绿色之中。
“几年前,这个村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该村村支书李玉峰说,原来村民思想观念保守,生产方式落后,90%的村民都靠贫瘠的耕地和外出打工维持生计,部分村民在温饱线上挣扎。全村基础设施落后,仅有一条与外界连接的道路,山路崎岖难行。
“双联”开始后,联扶单位的工作人员走家串户,多次调研,发现马场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森林茂盛,细流潺潺,风光旖旎,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经常有户外运动爱好者来这里观光、休闲,有村民给旅游者提供一些小规模后勤服务。根据马场村的实际情况,他们确定支持发展乡村旅游业,进行产业帮扶,让旅游业帮村民实现脱贫致富。
在采访中,我们碰到了马场村的帮扶单位、兰州市旅游局纪检组长任耀东。据他介绍,他们和政府等相关单位一道协调资金1000多万元修通了进村公路,为马场村硬化拓宽了11.3公里上山路,不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和出售农产品,还让乡村旅游者便捷快速地来来往往。同时,他们还整治了村容村貌,修了村道、安了路灯。如此一来,马场村的面貌发生很大变化,整个村庄干净整洁、错落有致,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美丽小山村。
环境变了乡风醇了
不管是垃圾坑变成小广场的长丰村,还是重整旗鼓恢复餐饮繁荣的武胜驿村;不管是治理河道建人工湖的火家台村,还是昔日破败山村、今日漂亮旅游景区的马场村,乡村的美丽变化随处可见。
应该说,农村居住环境的大变样,是我市开展双联行动以来人们有目共睹的变化之一。这种变化令人鼓舞!
双联帮扶,不仅仅是帮扶村民们脱去戴在头上的“穷帽子”,还要为村庄穿上“美丽的衣裳”。当物质的需求到达一定阶段的时候,精神的需求就会郑重地被摆上“桌面”。
美丽田园,景色如画,这是所有人的期盼,更是村民走向富裕后的迫切需求。“谁不爱咱家乡美”,美在哪?美在人居环境,美在文明乡风。
的确,经过“绿化、亮化、硬化、美化”后,整洁的村容村貌带来乡风的巨大转变。“跳舞的多了,吵架的少了;打球的多了,喝酒的少了;写字的多了,打牌的少了。”一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这正是我市开展农村综合面貌整治的初衷所在。这一切,联扶干部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其实,通过3年来亲赴田间地头的摸爬滚打,我们的联扶干部早已把群众的种种需求了然于心。帮扶,就是一种心贴心、面对面的体验,这个过程,辛苦而充实。对于肩头的责任,联扶干部深知,一切帮扶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基础设施有新改善,公共服务有新提升,产业培育有新发展,环境面貌有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