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民俗的起源、演变和形成的文化内涵

01.08.2014  12:24

    

    乞巧民俗源于古人对天象星宿崇拜,秦人祭祀先祖(女修)等风俗融合后演变形成,并流传至今。先民精察天象,特别对月相的变化最为重视,依据月亮周期性的变化编制了夏历。以朔日、上弦、望日、下弦四时将“一月四分”,每七天为一段,四个七天为一月。月亮由缺到圆生长,再由圆到缺消落。这样消长不息,盈缺轮回,极合古人生死轮回的理念。每月初七正是新月趋向“极圆”历程中的起始时刻,是最富期望的时刻。渴望繁衍生息,成长壮大自己部落的先民最看重这一时刻。七月初七双“”重合,为月令中的吉庆日,更意味着生生长长,因而此日就成为一个祈求生育、生长的特殊日子。可见“七夕”乞巧是远古人们对月亮崇拜与夏历编制重七之法结合而发端的。

    先秦以前,我国大致有两大时令系统:一种是四时月令系统,一种是五行时令系统。前者发源于西方部落,后者起源于东方部落。时令不仅是农事生活的指南,在古代还是祭祀日与先民社会生活的时间点。先民们为了给自己的放纵找一个依据,便说祖先有如牛郎织女之类的生活。作为秦人的发源地,西和、礼县自然而然的传承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和祭祀女祖的遗风。把善织的先祖“女修”尊为“巧娘娘”,美化成善织“云锦霞衣”的织女,不仅证明当地远古时代纺织业的发达,同时说明勤劳的远古先民对劳动和掌握娴熟劳动技能人的尊敬和崇拜。在陇南乞巧活动中,乞巧女儿举行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乞求巧娘娘赐以聪慧和灵巧,因参加乞巧活动的多为未出嫁的女子,被历代文人称为“女节”或“女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