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大院

10.08.2015  13:35

乞巧传习所

    了解西和“乞巧文化”,我最先还是从舞台上的《七月七》有所认知的。那是该县五年前新编的一出大型民俗秦剧,“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民间代代传颂牛郎织女的故事,据说就发生在那里。

    天正热时,《七月七》的编剧、现任西和县政协副主席的包红梅女士邀我们参观该县长道镇大寨文化大院,也就是“大寨乞巧传习所”。据说全县“乞巧文化传习所”已开办有六、七个,很有些知名度,大寨的这个“乞巧”大院便是闻名遐迩的“中国乞巧文化之乡”具体形象代表中的一位“佼佼者”。

    “大寨乞巧传习所”位于县城北33公里处,即凤凰山下大柳河畔,与新石器时代遗址宁家庄、秦西垂陵园大堡子山、祁山三国古战场毗邻。有人说,“乞巧就是让人们心地善良,热爱劳动,手脚灵巧。”言之有理,只是简单了点。乞巧者,源于秦人古老遗风,历经两千多年传承演变,盛行于西汉水上游即西和礼县一代,当初是比较单纯的“乞巧”展现,现在逐渐成为一种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女红技艺、文艺表演、集市贸易等为一体的民间综合性岁时节令活动。西和“乞巧节”很有规模,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至七月初七深夜结束,时间长达七天八夜;“乞巧节”主要有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和送巧七个固定的程式,每个程式过程都是民间传统自创的礼仪样式。一到农历七月,随处可见载歌载舞的乞巧场面,“其参与人数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样式之严谨、气氛之热烈、想象之奇妙、寓意之美好,在全国绝无仅有”,于是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当“乞巧节”成为地域的特色节日文化时,其中的文化价值便日益凸现出来。西和“乞巧”独具风彩、源远流长,眼前“传习”大院的多方面呈现,自然是西和人传统乞巧精神集中的生动写照。

    “乞巧”大院门头上高挂着大红灯笼,详和气氛老远便可感知;门前一对石狮子傲然挺立,少了一抹威严,多了一些欢悦。“乞巧传习所”的名字起得很好,好就好在“传习”二字上;一个独特而美好的习俗不传不习则会离人们远去。这个传习所成立七年来,每年都有三千多名青少年来大院里集中学习。大院内设有四个功能区:一是文化教育区,包括农民科技夜校、图书阅览室、乡土书画展室、历史文化展室;二是群众文体活动区,包括戏曲舞台、露天健身器材路径、文体活动室;三是时事新闻知晓区,包括阅报栏、二院新闻橱窗;四是优秀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区,包括乞巧民俗展室、农耕民俗展室等。院里院外,女红奇巧,共同“传习”,耕读传家,平素又是远近村民们的文化娱乐场所,大院当然成为新时期农村宣示优秀文化的一大阵地。

    我们在展室里见到西和县的地形沙盘,山脉走向逶迤,河流远来又去,古迹星罗棋布,“西垂”秦人及“三国”人文氛围颇重。当地制作传统工艺很多,如西和产的“麻纸”,白洁素雅,其手工制作有72道工序;该纸宜于手卷、扇面、书札、小品的书写,纸质极坚柔如绸绢般结实耐久,书画效果极好。学员大量的诗词国画作品多用这种麻纸,看上去颇有一番朴真古雅的意蕴美。展室中还有民间皮影“七尺亮子(影屏)”,人物造形生动奇特,正所谓机趣不朽“牛皮人”;木偶戏里的木雕人偶及衣箱道具皆为当地艺人所为,而彩线针篮、织布机与耕地播谷农具,有原始老旧的,也有学员新制的,等等,可见“传习”的内容十分广泛,凡与民间流传的生活机能有关的窍门皆涵盖之。

    我们很想看看被有点神化了的“乞巧姑娘”是怎么个样子。东院展室正面的桌子上置放一顶彩轿,或称“闺阁”,吊满了荷包、针绣、彩绸,红红的轿阁里是尊约一米高的彩塑像——端坐着的“乞巧姑娘”,也称作“乞巧仙子”,恰似《七月七》剧中主人翁的舞台形象;眼睛明亮,脸庞秀丽,着大襟彩衫,一只秀手轻轻扬起,似乎为来者打招呼着。这就是“七月七”传说中乞巧形象凝聚的化身。姑娘们在乞巧节总要抬着红蓬轿阁在村子里外游走一圈,展现人间乞巧精神的不朽,展示自己想象中的乞巧魅力,也在宣示村民们、姑娘们幸福美满、自然和谐的现实生活。内室圆门上有两副对联:“乞巧乞来巧慧手,求福求到福禄年”;“男耕女织农家乐,食足衣丰天下安”;全然将西和乞巧文化的义涵与价值和盘托出,有谁能不感受到乞巧民俗的温馨与绵长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丰富的价值资源,无论是对治国理政还是道德建设都具有独特的传承与借鉴意义。“乞巧文化”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枝别具色彩的民俗文化财富。西和人至今崇尚“乞巧”自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