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乞巧之乡"甘肃西和"巧"字招牌催热"她经济"

08.09.2020  23:32

  中新社兰州9月8日电 题:“中国乞巧之乡”甘肃西和“”字招牌催热“她经济

  中新社记者 冯志军 李亚龙

  已举办11届的“陇南乞巧女儿节”今年受疫情影响而暂停,但在近年该节会的持续影响下,“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甘肃陇南市西和县“乞巧文化”传承遍地开花,“巧女”涌入各行各业,方兴未艾的“她经济”渐成当地脱贫致富的“主力军”。

  9月初,中新社记者走访了尚未脱贫摘帽的西和县,无论是硕果累累的田间地头,或是机器轰鸣的扶贫车间,还是互动“叫卖”的电商直播,无数妇女通过自己擅长的“巧劲”,努力改变着眼下的生活。

  西和农村姑娘何芳从小就喜欢编织草编,一有农闲时间,就在自家院子和邻里姐妹们编织草编。几年前,偶然的一次外出考察让她发现“不起眼的乡村草编,竟被外人视若至宝”,通过近年不断创新编织技巧,变成了时尚潮流的桌椅、靠垫、篮子等市场“宠儿”。

  由于近年草编市场需求持续供不应求,何芳2017年开办了“巧妹子草编合作社”,吸纳周边多个村子的200余名留守妇女参加草编产品编织,年均5000元(人民币,下同)以上的收入,解决了农闲时间的就业和增收问题。

  在不久前扩容的“扶贫车间”里,分门别类的多个编织工作室分设于两层楼内,在田地里不起眼的玉米叶、芦苇、柳条等,经过数十名“乞巧女”之手,变成了令人爱不释手的创意居家产品、室内观赏工艺品、实用手提包、草帽、拖鞋等,引得同行媒体人现场“开买”。

  “草编是西和妇女的传统手艺,但因长期贫困而被作为农家生产生活的用具,近年通过与现代时尚的创意融合,衍生了更广的市场价值。”何芳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称,以订单为主的该产业去年销售了400多件,有不少产品辗转销往海外,今年已售出500余件,产业前景值得期待。

  无独有偶,2007年起开始从事绣制工作的包花兰,如今已是西和远近知名的“巧婆婆”。2017年,她成立手工绣艺公司,并开设电商服务点,每年能卖出刺绣保健枕、绣花鞋垫、草编坐垫、绣花鞋等2000多件。在她带领下,“月人均工资2000多元”的收入帮助当地不少贫困户家庭脱贫摘帽。

  西和乞巧节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专家考证,乞巧文化系起源并流传于陇南西汉水上游西和、礼县一带的秦人遗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包括工艺美术、劳动技能等为一体的该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至今活跃在当地300多个村落,经常性参与者有50多万。

  近年来,官方通过生产性保护传承这一民俗文化生命力,已策划研发“乞巧坊”十大系列200多个产品,涉及刺绣保健枕、女性手包、绣花鞋垫、麻鞋、草编、柳编、剪纸等,随着电子商务网络体系逐步完善,经济效益逐年显现。据统计,2018年乞巧文化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达3.88亿元。

  “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这是地处秦巴山片区的西和基本县情。当地在脱贫攻坚中注重打造“”字招牌,大规模开展妇女劳务技能培训,培育“巧嫂”“巧妹”等劳务品牌,近年有数万“乞巧女”走出大山,活跃于内地多个城市的劳务市场,“她经济”成为助推脱贫攻坚的新引擎。(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刘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