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根同祖 中华共祭 ——2015(乙未)年公祭伏羲大典在甘肃天水和台湾台北同时举行

26.06.2015  10:39

  天水公祭伏羲现场。

  牟健摄

  鼓声雄浑,钟鸣悠远,龙旗猎猎,雅乐飘飘。6月22日9时50分,2015(乙未)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甘肃天水伏羲庙和台湾台北市中影八德大楼同时举行,海峡两岸人民同日同时共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自1988年由天水市人民政府恢复主办以来,已成功举办26届,公祭伏羲已成为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盛会。

  传承弘扬伏羲文化,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

  伏羲是中华人文始祖,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天水市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公祭伏羲自古有之。

  春秋时期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渭水流域用三牢之礼祭祀伏羲;明朝形成定制,分春秋两祭,祭文由朝廷礼部制定,程序严谨,场面壮观。

  1988年,甘肃省天水市恢复主办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至今已成功举办26届。2005年,公祭伏羲大典升格为省级公祭,成为甘肃省一张重要文化名片,被列入中国百家重点节庆活动。2006年入选国务院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公祭伏羲大典紧紧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弘扬伏羲文化,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的目标,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中国侨联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如今,每年一届的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游节已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的盛会,成为甘肃省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并相继被授予“全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节庆”活动之一,“中国十大民俗类节庆·最具文化传承奖”“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等奖项。

  2015(乙未)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以“同根同祖、中华共祭”为主题,在原奏乐、击鼓鸣钟、恭读祭文、乐舞告祭、敬献花篮、瞻仰圣像的基础上,在恭读祭文之后增加“鞠躬敬祭”一项仪程。同时恢复了部分祭器祭品,对祭祀乐舞作了修改提升,增加了伏羲文化内涵,确保大典现场庄严、规范、有序。

  海峡两岸同时公祭伏羲,加强文化交流合作

  伏羲是华夏各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伏羲一画开天,肇启文明,点燃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薪火。伏羲时代是一个部族融合的时期,据史书记载,大约在6500年前,伏羲率领自己的部落,从甘肃成纪(现在天水)沿渭河、黄河而东下,定居于上古时期繁华沃野“宛丘”(古称陈州,现河南淮阳),依其圣德逐步团结统一了华夏部落,第一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创立了中华民族统一的“龙”图腾。

  从此,普天下的中国人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龙的传人”,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民族——中华,共同尊奉同一个祖先——伏羲。在伏羲的旗帜下,多民族团结和合,统一为中华一家。太昊伏羲因此而成为中华民族血缘和文化的精神符号和精神纽带。

  作为伏羲诞生地和伏羲文化发祥地的天水,公祭伏羲由来已久,相沿成习。因此,为了进一步扩大伏羲文化影响,2014年公祭伏羲大典首次实现海峡两岸同时异地举办,进而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增强海峡两岸同根同祖的民族情结和民族向心力。

  据悉,2014年公祭伏羲大典为充分体现“同根同祖,中华共祭”的主题,在天水市与台湾有关方面衔接洽谈确定后,当天台湾嘉义市大天宫也在同时进行公祭伏羲活动,台湾政要和各界代表近5000人在台湾大天宫与天水伏羲庙同时进行伏羲祭祀。为配合台湾公祭,天水市还组织伏羲文化交流团赴台参祭。其间举行了甘肃天水伏羲庙赠送伏羲圣像启程仪式、台湾接驾暨安座仪式以及2014年台湾祭祀伏羲大典活动录像、两岸共祭伏羲电视新闻专题制播等系列活动。

  2015(乙未)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再次实现两岸共祭。台湾台北市中影八德大楼与天水市伏羲庙同时举办海峡两岸共祭伏羲活动,台湾政要和各界代表近5000人在台北中影八德大楼参加活动。同时,天水市通过面向社会遴选参祭人的方式,组成甘肃省伏羲文化交流团赴台参祭。

  台湾祭祀活动由台湾中华伏羲协会主办,台湾主办方在活动中邀请台湾政要及各界贵宾出席大典活动,其间策划开展一系列重大宣传活动,并前来天水市参与伏羲大典的现场报道和录制工作,播出《传承两岸情·中华大祭祖》特别节目和专题节目,大典活动进行现场连线直播。

  26届持续完善提升,公祭伏羲成就独特文化品牌

  平整宽阔的步行街取代了昔日狭窄小巷,修剪整齐的草坪在温润的阳光下生机盎然,街道南北两侧百余间仿古商铺,经营着各类与伏羲文化有关的旅游产品,六月的天水城西伏羲广场,游人熙熙攘攘,老人们坐在广场边的凉亭里,给翘首聆听的孩童述说着伏羲文化几千年的传承……

  上世纪80年代末,第一次公祭伏羲大典之后,天水市便开始对伏羲广场进行大规模规划改造修建。伏羲广场正北方是伏羲祭祀祠堂——“伏羲庙”。当地人称之为“人宗庙”,按照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在“朝人宗”的日子,百姓们便会赶伏羲庙会、拜祭伏羲、为伏羲上香。早年10余亩地的伏羲庙经历了20余年的改造,如今已成为公祭伏羲大典的圣地,也成为天水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2005年,公祭伏羲大典升格为甘肃省政府举办,并与伏羲文化旅游节融为一体,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2014年,在第五届中国民族节庆峰会暨2014“中国优秀民族节庆”颁奖盛典上,公祭伏羲大典暨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获得“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奖项。此外,公祭伏羲大典还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甘肃省越来越具有文化影响力的品牌。

  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布局中确定:建设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形成以天水为中心,以始祖文化为重点,打造全球华人祭祖圣地。因此,举办公祭伏羲大典成为甘肃省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载体,更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要抓手。

  同时,作为甘肃省重要的节庆活动,举办公祭伏羲大典也得到了中央和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2014年8月,公祭伏羲大典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作为甘肃省“保留举办”的节庆活动项目,不再年年审批。公祭伏羲大典因此也成为传承中华文明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及甘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特色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抓手。

  公祭伏羲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今,每年一届的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游节不仅是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的盛会,也成为甘肃省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将对弘扬中华文明、传承民族本源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对打造“一带一路”,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建设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