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伸正义 助人为乐显本色 ——记林学院学生张义谋黄河边救人

07.01.2016  10:09

 

2015年12月11日凌晨八点,冷风呼啸,刺骨的黄河水滔滔东流不尽,灰蒙蒙的天似乎要抛弃了整个世界,没有希望的存在,也毫无生命的气息。

俞老人今年63岁,住在中集幸福里小区,因与家中晚辈闹矛盾,于上午八点离家出走独坐在黄河边,浑黄的泪水在冷风中冻结,虽然心里受了极大的打击,但她还是希望家里人会来找她,事实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天空慢慢黯淡,直到傍晚时分,她的希望终是落空了,天气的寒冷和心里的伤痛让她觉得自己竟如此多余,苟活在这世上又越想越是无助,倒不如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她一步一步走向了冰冷刺骨的黄河水……

她想着:自己走过了这风里雨里的六十年,抚养孩子成人,为整个家庭操劳忙碌,到最后竟落得不被自己的亲人所理解的境地,生活毫无意义。

阿姨……阿姨……”一个急促的声音从岸上传来,看到老人并没有停下的意思,他也来不及脱鞋,紧追上去,12月的黄河水真的没有那么亲切,刚落下一只脚就打了个冷战。他一把拉住还在往深水处走的老人,“阿姨,阿姨,您有什么事儿想不开啊,您给我说吧,来咱们先上岸去……”说着便将老人扶上了岸。老人坐在石头上哭个不停。劝她回家也不肯,平日里就不善言谈的他虽然心里很担心老人会冻出病来,但他此刻真不知如何是好,不知道老人的名字,也不知道家庭住址,就这么僵持了大概十分钟。看着在自己眼前抽泣颤抖的老人,他情不自禁地握住老人的双手,给她擦了眼泪,帮她搓手取暖。或许是这一个小小的动作,让老人开口对他讲自己心中的痛楚,每个字,每句话,每次叹息和停顿,都无不触动他的心,他想象着老人的处境,不知不觉眼角两行清泪滑落。

大约一个多小时过后,老人说完了自己心中的全部苦闷,终于慢慢停止了哭泣,在他的苦苦劝说下老人终于同意回家,但是他还是有些不放心,亲自将老人送回家中,看着老人吃过东西他才返回学校,临走时在俞老伴儿的逼问下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位做好事不留名的优秀青年便是我校林学院14级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2班学生张义谋。

张义谋告诉记者,自己平日就有吃完饭去黄河边散步的习惯,那天第一次看见老人时,她就坐在黄河边的石头上,等他转了一圈回到原地时,忽然发现老人正在慢慢往水中走去,感觉情况不对,便赶紧上前救人。

曾几何时,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淡漠了。在一些案例的负面影响下,有的人开始在“正义”和“勇为”面前退缩,一面抱怨当今社会人心不古、自私冷漠,一面却是“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至社会道德扭曲、风气颓变,出现了诸如老人当街摔倒无人出手相援、小偷偷窃无人敢管等一些让人心痛的怪事。

面对这则报道,我们为张义谋同学及时挽救了一个生命而感到庆幸,为他见义勇为的壮举而心怀敬意。他的举动折射着人性的光辉,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力量,他用自己的行为表明:相亲相爱,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仍然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旋律。

时下,社会需要正能量,世界需要热心肠,我们应大力倡导和践行见义勇为精神。构筑和谐社会,创建美好生活,需要弘扬社会正气,需要社会每一个成员共同努力与付出。当别人急需帮助、尤其是遇到危险的紧要关头,我们更要学习张义谋同学见义即为、见义勇为、见义善为的崇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