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参与组织的“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7月25日至8月1日,由《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编辑部牵头,中国人民大学、南昌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福州大学、汕头大学、北华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9所高校党委宣传部负责人和干部教师、有关专家、学生记者等30余名师生参与,历时8天的“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社会实践活动在我省举行。
活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洮砚雕刻、藏族唐卡的探寻、采访、拍摄为主要内容,先后在兰州、卓尼、夏河等地开展实践活动。甘肃农业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两校党委宣传部负责了实践活动的主要组织工作。
7月26日上午,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在西北师范大学拉开帷幕,学术顾问、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美学学科带头人张法教授作了题为“从美学和文化看佛塔的性质及其在各佛教圈的演进”的专题报告。下午,实践团队召开培训会,就“洮砚”和“唐卡”两个选题的现实意义、采访提纲、呈现形式、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分组就相关问题作了细化和深度沟通。
27、28日,实践团队前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对洮砚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71岁的李茂棣(金疙瘩)和他的徒弟、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洪绪龙、张建华及卓尼县洮砚研究、经营者牛玉合先生进行了拍摄采访。实践队员就洮砚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未来的发展方向、洮砚制作的选材、洮砚技术对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当前洮砚制作与过去的差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采访和系列拍摄,并在李茂棣先生一行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洮砚乡喇嘛崖的宋代老坑。
29、30、31日,实践团队前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在夏河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就唐卡的发展历史、绘制过程、基本技艺、传承方式的创新以及市场化大背景下唐卡的发展规划、问题对策等问题,对唐卡的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唐卡画师交巴加布大师进行了采访,深入了解了其从事唐卡创作的艺术之路。同时,与布秀噶尔玛唐卡工作室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年龄段的画师以及夏河县唐卡学校的贡去乎加措校长和一个个认真学习唐卡的学生进行交流,详细了解了唐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并进行了系列拍摄。
8月1日,实践团队来到甘肃农业大学,召开了采编总结会,对实践成果的呈现等后续工作作了安排。团队参观了甘肃农业大学校园和葡萄酒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此前,团队还参观了甘肃省博物馆“丝绸之路文明展”等相关展览。
据了解,本次活动旨在国家“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探寻丝绸之路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现状、问题和对策;通过中央媒体和高校之间的协作,探寻媒体和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新模式;加强兄弟院校宣传部门之间的协作,合力打造有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活动以文字和视频的形式,呈现卓尼洮砚雕刻技艺和藏族唐卡绘画技艺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一方面采编文字稿件,在《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专版刊发,同时编辑制作专题纪实片,在相关媒体刊发,并参与全国性专题比赛,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进一步推动丝绸之路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甘肃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李双奎、甘博源分别担任了活动的策划和执行策划兼领队,我校学生记者李招招、张晨鸣、魏丽静参加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