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动下的陇原旅游变化调查

22.08.2014  14:02

  中国兰州网8月22日消息 2014年是甘肃旅游人气指数上升年。7月15日,第四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落幕,为期一个月的旅游节期间,全省接待游客1498.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07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3.7%和25.6%。

  90多亿元的旅游收入,是10年前———2004年全年旅游收入的2倍。

  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之时,省委书记王三运、省长刘伟平提出了明确要求,我省也制定了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开展节会互参、景点互推、游客互送,率先推动旅游深化合作,共同打造丝绸之路旅游经济带的构想。

  巨大转变的背后是甘肃旅游业观念的转变。如果说建设丝绸之路旅游经济带是一个平台,那么这个平台是具有战略性的,因为它为甘肃旅游带来了大发展新的黄金期。地处西部的甘肃,在旅游业的发展上也将应时而上,在应对桃战中寻找发展机遇。

   从“漫漫路”到“黄金路”

  一面小旗、一个导游、一条线路构成的传统旅游方式已一去不复返,文化个性化、“绿色内涵型”的全新旅游方式正在“异军突起”。

  李萧萧是贵州一家旅行社的导游,他说:“以前我主要带游客看怒江大峡谷等常规景点。现在这种形式已不能满足大多数游客的需求,他们不是单纯来看风景的,而是想真正融入当地的文化氛围中,亲身体验华夏文明的厚重,而甘肃旅游是游客真正向往的。”

  旅游的根本问题是“人气”,没有人气就谈不上旅游业的发展。发达城市多年发展旅游的经验就是旅游“人气”金字塔的堆积。所谓旅游人气金字塔,就是从拉动人气到网聚人气,再到引爆人气。

  国内著名旅游策划公司诺狮旅游策划把旅游金字塔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是拉动人气;第二层是网聚人气;第三层是引爆人气;第四层是汇聚人气;第五层是留驻人气。

  从拉动人气到引爆人气,甘肃旅游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平台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北京工美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旅游商品产学研联盟秘书长陈斌有个最深的感觉:“甘肃真长,而这条漫漫长路却又是丝绸之路。”

  酒泉市旅游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酒泉市接待海内外游客逾575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逾49亿元,同比增长27.91%和28.31%。这其中,敦煌的旅游人数占据半壁江山。

  纵向比较,今年1-6月份拉萨接待游客241.7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78亿元,增长率达19.82%和43.64%。

  酒泉市的旅游人气指数为何比藏文化圣地拉萨高得多呢?

  来过甘肃20多次的陈斌对甘肃旅游有深刻的印象,他说,甘肃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是丝绸之路旅游的黄金路段,具有旅游产品开发的比较优势。从地理位置看,甘肃位于我国东中部与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又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横贯全境,绵延1600多公里,是联系全国并通向中西亚以及欧洲的重要交通枢纽,承东启西,南拓北展,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和咽喉要道。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省份,甘肃保存了丝绸之路多个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遗址、遗物,其文化遗产既有作为丝绸之路一个区段与其整体的不可分割性,又具有甘肃独特的地域风格,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