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地路联网路走不寻常之路 ——全省项目观摩活动综述陇南篇

06.08.2015  11:42

  炎炎夏日,走进陇南,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热火朝天,电子商务、非公经济等蓬勃发展,花椒、油橄榄、核桃等特色产业方兴未艾。

  7月20日至23日,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吴德刚率团到陇南市开展项目观摩活动,共观摩9个县区的22个项目。他指出,陇南围绕改善基础设施、发挥资源优势、民生迫切需要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项目建设,思路清晰、着力点准、特色明显、印象深刻。

  去年以来,陇南市以“建成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甘陕川接合部重要的交通枢纽联结地、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和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为发展目标,着力实施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全市项目建设呈现出“劲头足、思路清、措施实、效果好”的良好态势。2015年,陇南市谋划实施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1185个,截至目前,在建项目916个,占计划项目的77%。10个省列重大项目和197个市列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计划的39.8%和52.5%。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工程,就是一处新的增长极。通过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0.5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居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居全省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5.8亿元,同比增长9.9%,增幅居全省第六;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98元,同比增长12.6%,增幅居全省第二。

   打破交通瓶颈助推经济跃升

  山大沟深、行路难,是多年来困扰陇南发展的历史难题,交通瓶颈的制约,使独特的资源优势难以转变成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近年来,为改变陇南贫困落后的面貌,加快全市小康建设步伐,陇南市把发展交通事业放在重要位置,抢抓国家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机遇,围绕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建设,先后建成了武罐和成武高速,启动了十天、徽两、渭武高速公路和礼武、五阳等乡村公路,以及兰渝铁路陇南段和成州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

  2015年,全市共启动实施各类交通项目115个,总投资944.6亿元,截至6月底完成投资73.8亿元。

  十天高速公路10月将建成通车,兰渝铁路陇南段年底与广元至重庆段同步建成通车,成州机场全面开工,渭武高速下半年全线开工,徽两高速试验段已开工建设。国省干线改造升级、县际联网公路建设全面推进,礼武公路年内建成通车。为打破甘陕川的交通瓶颈,陇南市交通部门自筹资金建成了武都五马至康县阳坝公路,为打造甘陕川旅游“金三角”生态腹地、推动沿线群众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

  同时,陇南抢抓国家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历史机遇,发挥陇南道路瓶颈打破后即将凸显的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谋划城镇体系建设,大力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实施市区东江新区开发、吉石坝新区建设、旧城区改造和县城道路、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陇南自然条件独特,既有山高沟深、立地条件差、人均耕地少、自然条件严酷的一面,又有光热水资源丰富、海拔低、山清水秀堪称“陇上江南”的一面。复杂的自然禀赋构成了资源的多样性,形成了发展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为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陇南市将农特产品生产加工、有色冶金、现代中医药、文化旅游、水电开发等产业确定为区域首位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富民多元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

  武都是我国三大油橄榄生产基地之一,橄榄油产量占全国的93%,油橄榄鲜果产量占全国的91%,是全国最大的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为打造中国油橄榄城,延长产业链条,武都研制开发出橄榄油、保健橄榄油丸、油橄榄茶等8大类、50多个产品,正在建设的祥宇油橄榄生态产业园项目一期已完成1.2亿元投资,建成后将形成中国油橄榄行业总部基地。金徽酒业在徽县工业集中区新建白酒酿造产业区,投资10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可进一步提升陇南酿酒产业水平。文县紧紧围绕石龙沟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茶叶优势,以茶叶、旅游等产业为抓手,实施了碧口石龙沟产业扶贫开发项目。康县依托当地丰富的木耳、花椒、核桃、杜仲等特色优势农产品,重点实施杜仲产业开发、兴源土特产加工技改扩建、核桃乳加工等项目,形成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化集群效应。两当县左家乡食用菌产业开发项目采用全新技术实现了循环经济,同时“农户+企业”的模式也让广大种植户受益,对技术、产能、用工以及农业效益的提高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投资23亿元的郭家沟铅锌矿采选项目年内建成投产,项目建设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坚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双赢的目标,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将矿石粉碎放在1000米井下进行,避免在地面造成噪音和粉尘污染,可实现废水零排放,将成为环保开发矿山的一个样板。

  陇南市还以生态文明示范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市和“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为抓手,着力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全市实施水利生态项目119个,目前已完成投资19.4亿元。

  游山玩水、体验民俗、休闲养生……以丰富的生态资源为依托,陇南市旅游内涵越来越丰富,各个景点人潮涌动。今年实施文化旅游项目63个,已完成投资11亿元。上半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4.8亿元。

   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腾飞

  如果说,如火如荼的交通建设打通了陇南的“地之路”,那“互联网+”的运用,则架起了陇南打破时空局限的“天之路”。

  面对新形势、新常态,陇南顺势而为,紧抓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契机,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整合全市各类信息资源,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建成了陇南市大数据政务中心,实现了全市数据汇集、分析挖掘、共享交换、应急指挥、专题应用、汇报展示六大功能,为加强社会治理、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大数据政务中心接入公安、消防、国土、气象等20多家单位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全市信息系统应用管理和应急指挥的集中统一。

  发展新空间,建设新项目,打造新格局。陇南市积极落实“互联网+”行动,紧盯创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电商扶贫试点市,推动电子商务集中突破,开辟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的新途径。

  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说,在电子商务已深刻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大背景下,陇南选择大力发展以农特产品为主的电子商务,既可以解决农特产品卖难问题,又能打破信息闭塞局面,激发干部群众观念转变。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办网店6312家,累计实现销售总额13.1亿元,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带动2万多人实现就业。成县、武都农村淘宝服务中心和首批17个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开业运营,投资9亿元建设的陇南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已初具雏形,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陇南电商的集中创业园区,可为1700家电商提供交易平台。

  不仅如此,陇南市还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技术力量,将政务服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打造网上办事平台、便民服务平台、阳光政务平台,实现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一张网”办理。

  招商、民政、公安、旅游等部门利用信息网络、政务微博、微信平台等新媒体,通过窗口二维码、电子名片、政务微博等载体,为群众、客商、游客提供便利化、信息化、亲情化、人性化的服务。

  互联网超越空间的特征,让陇南和发达地区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今后,陇南将继续紧紧抓住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难得机遇,顺势而为,积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实现网上网下“两个陇南”的互相推动、同步发展、深度融合。(记者周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