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激活创新之源 成就创业之梦——山丹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纪实

23.03.2016  13:24

2015年全县新增私营企业1203户,注册资本43亿元,增长率达到 171.86%、50.43%;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20户,出资额13.3亿元,增长率达到22.4%、18.5%。全年共引进招商项目40项,签约资金193.88亿元。

数字是枯燥的,但枯燥的数字背后,是山丹县依托能人众多的比较优势,努力营造让 “创新之花”怒放的 “阳光、土壤和空气”的务实之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不竭活力和动力。

“1+6+N”,搭建创业创新的山丹平台

2015年,借助张掖市成功入围全国首批15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行列的强劲东风,山丹县以打破常规的工作方式,积极推动创业创新。县委、县政府组成考察组,分赴霍尔果斯市、深圳市南山区等地,围绕口岸商贸流通、智慧城市建设及创业创新孵化器建设等考察学习取真经,并认真研判国家政策和山丹实际的结合点,通过考察学习和转化吸收,提出 “1+6+N”的创业创新工作思路,即:以张掖国际物流园区为平台支撑中心,创业创新大厦、马可波罗电子商务孵化基地、爱福农业公司食用菌产业化孵化基地、沃谷创业孵化园、乡村休闲文化旅游孵化基地和山丹县驻霍尔果斯口岸商务联络处6个孵化基地为重点,配套N项扶持措施,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确定了创业创新工作的发力方向和重点。

创新政策,打造创业创新 “新引擎

出台 《山丹县千名大学生创业创新实施意见》,为创业大学生提供1320元最低保障工资、每人每月补贴700元社会保险费和5万元至10万元创业贴息贷款……山丹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纪实县着眼于最大限度降低创业者创业风险和成本,落实和出台一系列创业创新优惠政策将“N”实体化。

山丹县将创业创新作为撬动新一轮振兴的强力引擎,力求为创业者提供众创培训、众创实战、众创孵化和众创融资四大功能服务,开通创业创新绿色通道,降低创业门槛,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去年下半年以来,向4个孵化基地补贴运营费用800万元,直接推动各类创业者和小微企业投资达5.1亿元,产生了显著的拉动和集聚效应。同时,政府出资1000万元设立创业扶持基金,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用政府对创业创新的 “小投入”吸引来社会资本的 “大投入”。

系列支持创新创业的利好政策为创业者打开了 “金色大门”。目前,张掖国际物流园已完成部分水、电、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入驻企业26家,完成投资10亿元;创业创新大厦已完成政府固定资产投资5300万元,入驻企业40家330人;马可波罗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已完成投资2100万元,带动100多人开办了网店,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爱福农业食用菌产业化孵化基地完成投资1.7亿元,山丹县沃谷创业孵化园完成投资1.2亿元,乡村休闲文化旅游孵化基地完成投资3000万元,累计接待游客20000人(次),山丹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纪实县在霍尔果斯口岸建成多元交流合作平台,一个个特色鲜明的新型创业孵化平台接连涌现。

创新思路,构建创业创新 “生态圈

设立 “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服务 “窗口”,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支持中介机构等社会力量为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提供证照代办、政策咨询、投融资、创业指导、项目推介等 “保姆式”服务……在强化优惠政策 “硬件”保障的同时做好服务的 “软件”支撑,为创业松土,为创新开路。

山丹县建立创业创新培训中心,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等组成创业导师团队,为创业人员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高端指导及培训服务;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推进校地合作、院企合作,与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等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甘肃农业大学、省农科院、西北师范大学等院校正在进行具体合作项目的协商工作;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招商方式,依托一个平台、六大基地优势,认真策划走出去招商方案,对可行性项目进行深度包装,参加“兰洽会”“厦洽会”“文博会”“张交会”等国内知名节会,并组织专业小分队赴外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全年共引进招商项目40项,签约资金193.88亿元;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全社会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9077万元,全年共申请专利334件,完成技术合同登记2.01亿元,建成全省首家3D知识产权转化平台,3件专利已成功实现科技成果向产业链的转化。

放眼未来,任重而道远。站在新的起点,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把创新驱动作为根本,把政策落地作为关键一招,加大双创工作推进力度,在激发本土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的同时,立足县域,面向全国,加大招商引资引创引智力度,吸引更多的资本、项目和人才向山丹聚集。在建成投运创业创新大厦一级平台的基础上,规划在城市新区建设创业创新中心作为二级平台,规划建设艾黎国际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三级落地平台,努力把山丹打造成创业创新资源要素流入的 “低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