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旅游外交从外交边缘走向前沿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 徐宁)目前,我国每年入境和出境旅游总规模近2.5亿人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消费国和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中国大陆出境游人数和购买力已连续3年居世界第一。截至2014年底,已有151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已成为我们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加强与世界联系的重要平台。
为顺应时代需要,国家旅游局于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旅游外交”这一概念,并要求“旅游行业要在国家开放新格局中,主动作为、主动发声,服务国家整体外交、服务旅游产业发展、服务游客消费需求,努力开创旅游对外开放新局面”。
旅游成为国家整体外交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旅游作为增进民间交往,促进民众感情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国际关系中,利用旅游交流促进国家关系发展的例子不胜枚举。
7月4日,应汤加国王图普六世邀请,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作为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赴汤加出席图普六世国王加冕典礼。
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雅图出席第三届中美省州长论坛并发表讲话时宣布,中美两国将在2016年举办旅游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民众往来越频繁,两国友好的基础就越坚实,务实合作就越红火。各省州应该在教育、旅游、体育、青年等广泛领域开展交流合作,支持社会各界和民众多走动、常来往。
这充分表明,旅游已经从外交边缘走向外交前沿。
数据显示,自2007年中美省州(31+50)旅游局长合作发展对话会议机制正式建立至2014年的8年时间里,中美旅游交流规模总量超过2500万人次,年均增幅达7.6%,其中中国游客赴美年均增长18.4%,美国游客来华年均增长1.6%。中美两国旅游的年交流规模已超过400万人次。2014年,中国游客在美国总共消费1521亿元人民币。旅游合作是中美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最活跃、最具潜力的领域,正在成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内容和桥梁窗口。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表示,中美旅游交流对促进两国旅游业自身发展、增进人民友谊、扩大经贸合作、深化文化交流,都有着重要意义。旅游已成为国家整体外交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0月1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会见了正在澳门出席“世界旅游经济论坛”的柬埔寨王国首相洪森,就加强中柬旅游合作交换了意见。此事再次表明,旅游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同时,中韩旅游年、中印旅游年、中国—中东欧旅游年在今年先后开启,一系列高层次国际合作活动,成为国家对外交流的闪耀亮点。今年5月的日本3000人访华活动,是旅游外交配合国家外交大局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表示,未来三年,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和第18届世界旅游旅行大会将先后在中国举办。旅游外交正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加强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
旅游业供暖全球经济 世界为之刮目相看
即将过去的2015年,中国游客“疯狂境外游”在媒体上一度成为热门话题,中国贡献了全球旅游收入的13%,让全球一批旅游目的地,特别是亚太地区获益匪浅。
据日本观光厅估计,今年,中国大陆赴日游客总数有望达到创纪录的500万人次。根据日媒2015年1~9月份的消费数据,中国大陆游客消费总额约为575亿元人民币,增长165%,占所有海外消费额的一半。中国游客“爆买”一词更是斩获日本年度流行语大奖。韩国每年接待的中国游客占到入境游客近50%,在韩国的外国人信用卡消费总额中,中国人的信用卡消费占到56%。中国游客2014年在美支出达221亿美元。到2021年,这个数字估计将达到800亿美元。出境游的强劲发展拓展了旅游外交的广阔空间。
紧跟中国游客的脚步,中国旅游企业也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2014年,锦江集团收购法国卢浮酒店集团和美国第三方酒店管理公司,海航集团再次收购NH酒店集团股份,万达集团先后在境外收购旅游综合体项目,携程战略收购经营北美旅游的途风旅游等。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旅游业的投资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曾指出,旅游国际交流直接带动交通、贸易、金融等多个经济领域发展。给许多国家带去增加就业、复苏经济的机会,而这也是我们今天旅游外交的优势所在。
深化国际化大交流 拓展“一带一路”的广阔合作空间
随着中国游客的脚步走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旅游交流交往日趋活跃。近年来,旅游以及双边国家旅游年在提升两国双边合作和民间交流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丝绸之路是世界最精华旅游资源的汇集之路,汇集了80%的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也是世界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黄金旅游之路,涉及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为通过发展旅游业落实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国家旅游局将2015年国家旅游年主题正式确定为“美丽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旅游业围绕“一带一路”战略正在积极开展国际旅游合作,推动建立旅游部长联席会议机制和国际旅游联盟。
据国家旅游局预计,“十三五”时期,中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中国游客、2000亿美元中国游客旅游消费。由普通人民参与其中的“旅游外交”,可以说是拓展了“民心相通”的新渠道,为其他领域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同时我们还将吸引沿线国家。通过丝路之旅促进“一带一路”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全面通畅,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为欧亚大陆共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实践表明,旅游外交弹性很强,灵活多样,植根于民众。在国家关系好的时候,旅游是外交的加速器,是锦上添花,可以巩固友谊;在国家关系陷入僵局的时候,民众的交往还可以继续,这就为国家关系的缓和创造了条件。在旅游外交的助力下,国与国之间的信息交流、市场推广、业界合作、人才培训、国际组织框架下合作等多领域开展合作拥有更多可能。
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塔勒布·瑞法依在强调促进丝绸之路旅游发展方式时说,加强旅游合作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该地区的和平稳定也具有意义。
丰富外交内涵 旅游业成传播中国文明的窗口与平台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5》指出,中国出境游市场的增长推动了旅游环境的优化,境外目的地日益重视保障中国游客的公正、公平待遇。截至2014年底,已正式开展组团业务的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117个,占与我国建交的172个国家的68%。截至今年1月20日,共有52个国家和地区对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个人因私前往,实施免签、落地签证政策,与“出境大国”相匹配的签证环境正在形成。
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到海外旅游的每一个中国人便是最好的使者。游客正在成为非官方的外交人员,构建着中国的外交软实力基石。中国游客是直接打开在旅游目的地国家的窗口,能让外国人更加直接、形象地了解中国政策、国情、民生。旅游与外交的融合发展,有利于打造多渠道、多向度的传播模式,有利于向世界立体式地描绘中国形象。
同时,随着出境游的热涨,各国游客在无形中的交流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本国文化,并对异国文化去粗取精。相比较政府组织的一些大型文化活动,旅游这种民间形式更加符合一般群众的文化需求,能够让民众积极主动地推动本国文化走出去,形成自觉的文化认同。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曾说,“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如此关切之目光、如此复杂之心态审视和解读中国旅游带来的种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