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榆中县四分之一耕地实现流转“转活”现代农业/图

17.03.2015  13:01

   中国甘肃网3月17日讯 (通讯员 高飞)近日,笔者在榆中县三角城康源现代设施农业生态示范园里看到,菜农在蔬菜大棚正忙着分苗、栽种、管理蔬菜。康源现代设施农业生态示范园通过流转土地种植冷棚蔬菜,已初具规模。目前,在榆中县像康源这样通过流转土地发展的农业项目在榆中县还有很多,主要发展中药材种植、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等经济附加值较高的现代农业领域,涌现出凤凰湾农业产业示范园、小康营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园、榆中县洋芋协会种植基地等一批土地流转大户,全县流转面积累计达到27.4万亩,超过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成功“转活”了榆中现代农业发展,带活了全县的农村经济,促使农业朝规模化方向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近年来,榆中县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户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户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对运作规范、作用明显的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和规模经营主体给予项目支持和政策性奖励,对土地流转期限长、连片规模大、签订规范流转合同、流转土地用于节水农业开发的经营主体,优先享受省、市、县相关扶持政策。同时,在严格遵循政策法规的基础上,灵活采取转包、出租、转让、互换、股份合作等方式,全面推进土地经营权市场化。为全面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先后建立健全了流转土地登记备案制度,建立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先后建立了县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乡镇级流转服务管理站、村级流转信息服务点,形成了县有服务中心、乡有服务站、村有服务点的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为土地流转提供周到服务和规范管理。

  为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榆中县研究制定了土地流转分类指导价格,根据耕地质量、产出水平和物价变动等因素,以当年小麦市场价为参考,综合确定土地流转指导价格,并对流转期较长的,督促流转户建立流转价格递增机制,合理约定浮动比率,全力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通过严格的监督管理,全县土地流转推动了农业规模经营,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提高了农业比较效益,促进了劳务经济发展,保证了农民持续增收,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了全县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