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实现新发展

29.01.2015  02:27

    省委书记王三运在考核兰州市领导班子时强调指出:要“积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从作为全省发展‘龙头’和老工业基地的特殊市情出发,统筹抓好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做大做强,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在加快转型升级、增强综合实力上展示大作为。”深刻认识新常态特征,积极迎接新常态挑战,充分利用新常态机遇,努力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是对我们各级干部推动与服务经济发展能力的重大考验。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新常态就是在新的形势下经常表现出的新状态、新格局,其显著特征是经济增速放缓回落、由高速转入中高速增长;其本质特征是增长动力的再转换、经济结构的再平衡、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再提升;突出表现为国内消费成为需求增长的主要方面、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成为经济结构调整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兰州作为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节点城市,虽然近年来获得了较大发展,但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城市的基本属性没有变,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基本市情没有变,在新的发展阶段保持经济相对较高增速的压力很大,需要以强烈的使命任务与高度的责任担当,紧盯发展较快的省会城市,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加快发展上,自我加压,求实奋进,尽最大努力把经济搞上去,创造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新成就。

    在新常态下,兰州经济面临着增速回落的挑战,面临着结构调整的阵痛,同时也面临着向新的更高阶段发展的转折和历史性机遇,为此:一是要紧紧抓住重大项目建设不放松,确保相对较高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新常态的首要特征是增长速度放缓回落。就兰州而言,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年,GDP增速分别为11.5%、10.5%、12.8%、15%、13.6%、13.4%,10%,市十二五规划目标为16%,过去4年都没达到,去年经济指标与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差距较大,生产总值增速欠目标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欠目标3.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速欠目标3.3个百分点,显示出经济增速在2012年达到峰值后呈现逐年明显回落态势。实事求是的讲,相对西部其他省会城市来说,我市在发展速度方面一直面临着很大压力。过去十多年来,经济总量先后被南宁、呼和浩特、乌鲁木齐、贵阳所超,目前在西部11个省会城市中生产总值列倒数第四、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倒数第三,呈现出位次逐步后移和差距拉大的趋势。兰州作为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现在经济总量只有1905.2亿元,规模明显偏小,占全省的比重为28.67%,占比明显偏低。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适应新常态不能任凭经济增速持续回落,必须要有相对较高的发展速度。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是扩内需、防下滑,保持经济相对较高速度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保民生、促稳定的迫切需要。要根据国家、省上、央企的经济战略调整与项目部署科学谋划,千方百计积极争取项目;要紧盯“四个500强”企业和各行业领军企业,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项目,以相当数量的大项目建设确保相对较高经济发展速度。二是要全力推动产业向“三区”集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新常态下,兰州传统产业既面临着生产要素成本的全面上升,又面临着市场的强力约束,还面临环保要求的重要制约,更面临着技术进步与创新的空前压力。事实上,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与管理,帮助现有传统企业在市场“生死搏斗”中求生存、求发展,在转型中再创优势,再创辉煌,这是每一个地区适应新常态,转型发展,实现稳定增长,不乱套,不失控的基本保障。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济区是推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的强大引擎,也是传统产业腾笼换鸟、涅槃再生之地。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抢抓各项政策叠加机遇,按照各园区错位发展要求,用超常规特惠政策条件,全力推动传统产业出城入园,在搬迁中淘汰落后,更新技术,实现脱胎换骨,尽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要认真研判企业搬迁、重组调整中的社会风险,尽可能减少产业结构调整甚至一些企业被淘汰时出现的阵痛。三是要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尽快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适应新常态关键是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形成新增长点,实现先进生产力不断产生和扩张。

    目前,国家已经设立了总额达400亿元的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上各方面配套资金,在更大规模、高层次上助力创业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兰州地区在一些新兴产业方面拥有技术与材料优势,也应尽快研究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同类基金支持,发挥资金杠杆作用,扶持处于“蹒跚”起步阶段的创新型企业,促进技术与市场融合、创新与产业对接,孵化和培育面向未来的新兴产业。重点推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业、本土电商平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抢占产业高端位置,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四是要强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投资与经济发展新活力。新常态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外资进入和商品出口增长速度下降,发展动力主要依靠内资投入和国内消费增长。兰州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一个主要特征就是经济规模小,经济活力不足,发展更多的依靠外来投资驱动。加快改革攻坚,优化发展环境与服务,进一步激活民间资本、资源、人才、技术的活力,显得极为重要与紧迫。投资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王三运书记曾指出“尽管兰州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在全省遥遥领先,但不能跟其他13个市州比,而是要跟全国同类省会城市去比。”要积极借鉴与创新,以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行“权力清单、负面清单”,重点减少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审批事项,完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一站式”联合审批机制,行政许可项目网上审批、同步并联办理,进一步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激发民间投资热情,释放经济发展新活力。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