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名中医省二院王福林主任中医师:《武威汉代医简》方药治疗风湿病验案系列推介

16.12.2014  22:42

 

                 

名医档案:王福林,甘肃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西北民大硕士研究生导师,院风湿骨病科主任,兼任《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编委。从事临床和管理工作3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深受患者信赖。

研究方向:致力于风湿骨病的临床研究且见解尤为独到,总结为疗痹十法十方,形成以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西医常规治疗,配合心理、康复等综合治疗的“三联疗法”为主的风湿骨病独特疗法。同时研发了寒痹灵贴、热痹康贴、骨痹舒贴、祛风止痛擦剂、清热活血擦剂等治疗风湿骨病的系列特效制剂。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风湿骨病及颈肩腰腿痛。博采众长,学验俱丰,对风湿骨病诊治颇有建树。自2007年,他潜心学习研究《武威汉代医简》,又拜师于甘肃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张延昌主任中医师,古方今用,勇于实践,善用《武威汉代医简》方药治疗风湿性疾病,在诊治思路、用药特色等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其临床研究成果被收录于《武威汉代医简研究集成》。                                                               

红斑性肢痛症

                赵某,女,16岁,学生。

    初诊:双足发热、红肿、阵发性疼痛2周,加重3天。患者为住校中学生,于2周前自感两足发热肿胀,疼痛较甚,在当地某医院诊断为“末梢神经炎”,给予青霉素等静脉点滴,口服“萘丁美酮胶囊、维生素B1”等药物治疗,疗效不佳。近3天病情加重。多为昼轻夜重,双足疼痛剧烈难忍,坐卧不安,抱足呼叫,喜凉怕热,夜间难以入睡。今急来我科诊治,现症见双足底、足趾、足背呈阵发性疼痛,以足底前端及足趾、足背红肿热痛较甚,足趾有散在红色斑点,功能活动受限,局部充血性肿胀,皮色发红,有明显的烧灼样,针刺样疼痛,发作间歇期仍有持续性钝痛,饮食及睡眠较差,小便短赤,大便正常。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沉涩。实验室检查抗“0”增高,C反应蛋白升高。

诊断:中医诊断:血痹(瘀热凝滞证);西医诊断:红斑性肢痛症。

治则:活血化瘀,清热凉血。

方药:运用《武威汉代医简注解》“瘀方”(当归、川芎、丹皮、漏芦、桂枝、蜀椒、虻虫等7味药组成),根据原方加减化裁如下。

处方 :当归12g、川芎6g、丹皮9g、赤芍9g、桃仁6g、丹参9g、忍冬藤12g、黄柏6g、苍术9g、漏芦6g、王不留行9g、桂枝6g、蜀椒3g。常规煎服,每天1剂。嘱若阵发性疼痛剧烈难忍时,双足浸泡冷水中或冷水外敷,并抬高患肢,以缓解症状。

二诊:治疗5天后,患者双足红肿剧痛明显减轻,足趾红色斑点有所消退,皮温略高,继上方加水牛角9g、川牛膝9g水煎内服。

三诊:又如上方案治疗10天后,患者双足红肿热痛基本缓解,足趾斑点消失,病情稳定。再巩固治疗7天后,双足症状消失,行走自如。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红斑性肢痛症为一少见的阵发性血管扩张性疾病,属祖国医学“血痹”范畴,好发于15~40岁青壮年,多发于足部,以阵发性肢端皮温升高、皮肤潮红、肿胀、剧烈灼痛为特征。本病在西北地区发病较少见,此患者为住校中学生,其发病原因可能与室、内外温差大,又逢阳春三月,气温突然转暖,机体血管神经功能不能很快适应气温骤然回升等有关。治疗巧用《武威汉代医简》“瘀方”加减,方中当归补血活血,善止血瘀之痛,川芎通利散瘀,活血行气,二者组方,名“佛手散”,是治疗瘀证之名方;丹皮、丹参、赤芍、桃仁能化瘀血,通血脉,清瘀热;忍冬藤、漏芦能清热解毒,促使患足红肿消散;黄柏苦寒,寒以清热,苦以燥湿,苍术苦温,善能燥湿,二者相伍,合成清热燥湿之效,使热祛湿除,对足膝肿痛效著;王不留行善于通利血脉,行而不住,走而不守,故有活血通经之功;少佐、桂枝与蜀椒温热之品,一则佐制黄柏之苦寒,二则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旨在温通血脉,引药直达病所。诸药配伍,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凉血,通利血脉,通则不痛之功,药简效专,方证相符,故能取得满意疗效。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