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为让自闭症孙子正常上学 同桌陪读六年

01.04.2016  09:44

为了自闭症孙子能走进校园接受教育,刘传福带着孩子来到老家,并亲自陪读。

  从家到学校只有1500米,刘传福老人拉着孙子走了六年。在山东邹城市香城镇,71岁的刘传福老人为了让患有自闭症的孙子小思众能和正常孩子一样上学,回到老家的一所农村小学,他与孙子同桌六年。在此之前,小思众不论上幼儿园还是小学,在城里四处碰壁,没有学校愿意接收他们。直到后来,小思众来到香城镇莫亭小学,终被接纳,如今小思众即将小学毕业。

   求学四处碰壁,城区学校不肯收

  在邹城市香城镇莫亭小学六年级一班,一位71岁的“老学生”正在上课,课本上记满了笔记。老人名叫刘传福,今年71岁。与老人同桌的是他14岁的孙子小思众,老人已经陪读六年。

  课前预习,课上听讲,下课后再辅导,每一篇课文,爷孙俩要学三遍。

  2004年,两岁的小思众被确诊为自闭症。治疗三年后,小思众终于能开口说话。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却没有幼儿园收他。“那几年跑遍了邹城城区的幼儿园,人家都不要。”刘传福说,由于经济受限,孙子治疗到8岁就回家了,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一家人愁得睡不着觉。

  “他个头比同龄孩子高,长得也壮实,离家最近的一所小学只有300米,周围的人都知道孩子有病,他又没上过幼儿园,谁都不愿意收,怕他误伤同学。我们把全城的小学都跑遍了,作为家长很自卑也很难过,但也理解学校。”刘传福说,他就想让孙子和正常孩子一样,那样的环境有利于他的成长。

  “不上学又不行,在街上小孩看到思众都叫他‘憨巴子’,调皮的孩子还欺负他。他小的时候不懂得反抗,被人欺负了也不说,我要去找人家,他拉着不让去。”刘传福说。

   校长一句“来试试吧”让老人泪流满面

  在快要绝望的时候,刘传福萌生了一个想法,带孩子回老家上学。2008年,老两口带着孙子回到香城镇老家。“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张校长。一直记着他说的那句话,‘让孩子受教育是我们的责任,孩子很特殊,对家庭的压力也很大,先来试试吧。’我当时感动得老泪纵横。”刘传福说,心里的一座大山终于搬走了,同时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小思众又高又壮,坐不住,没有耐心好发脾气,怕他伤到其他孩子,所以他决定做孩子的陪读。

  “他的病就是这样,坐不住,一节课45分钟,常常上着课就起身往外跑,我就得跟着。无论老师在做什么他都不理会,起初老师很反感,后来也就习惯了。”刘传福老人说,开始的时候,课堂对小思众来说很新鲜,到处张望但不与人交流,不懂课堂纪律四处走动。

  “那些日子都过来了,老师对他格外关心,努力为他创造条件,要求同学和他一起玩、做游戏。慢慢地小思众融入了班集体,孩子们对他也都很理解,发生不愉快后我就去给孩子道歉。他离不开我,我有时生气把他训哭了,我推门要走,他就赶紧抱住我。”刘传福说这话的时候,眼泪悄悄地流了下来。

   写不完作业不睡觉,语文数学都能及格

  “开始每次讲课都很紧张,现在不这样了,刘大爷不但帮助老师辅导孩子,还帮助老师维持秩序。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爷爷’。”杨丽华老师担任小思众的班主任已经4年,对小思众和爷爷也有了很深的感情。

  “学校里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我看到谁不对劲儿,就主动过去问问。班里的孩子叠千纸鹤,写一些祝福的话送给思众,我很感动。思众学习差,成绩拖后腿,班主任从来没抱怨过。”刘传福说。

  现在,小思众的语文、数学考试都能及格,还会一百多个英语单词,全班44名同学他都能叫得上名字。每天不做完作业不睡觉,起居都能自理,还会自己洗袜子。

  日复一日地陪读,71岁的刘传福不仅要克服心理上的别扭,更得克服身体上的病痛。思众上三年级的时候,刘传福胃疼得厉害,医生劝他住院治疗,他不肯。“我住院了,孙子就得停课在家,本来基础就差,再停课更跟不上了。

  刘传福一天天老去,思众一天天长大。“我能陪读到他上初中,初中毕业后怎么办?我希望有一个培训机构能够接纳他,有了技术就能谋生。”刘传福说。返回腾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