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家乡的进步感到骄傲

15.03.2016  02:11

    【本报北京讯】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有一位甘肃兰州籍的研究员。他曾师从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GerhardErtl教授,曾先后在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协会所属Fritz-Haber-InstituteBerlin、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等国外著名研究所或大学从事与纳米科技相关的研究工作。他叫江鹏,3月11日,记者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采访了他,听他讲述在工作生活中发生的故事。

    江鹏的父母支边来到甘肃兰州。在1993年从兰大硕士毕业离开兰州前,江鹏一直生活在兰州。他在兰州度过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1986年他从兰州一中毕业,考入兰州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后,又继续攻读了兰大研究生。之后分配到广州暨南大学工作了三年,江鹏又去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在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得物理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后是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取得的。

    江鹏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协会所属Fritz-Haber-In-stituteBerlin、日本名古屋大学(NagoyaUniversity)、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法国巴黎)等国外著名研究所或大学从事与纳米科技相关的研究工作。2004年3月回国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现在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首席教授。目前担任美国ACS,英国IOP,德国Wiley-VCH以及荷兰Elsevier等多家学术杂志社的审稿人。在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AdvancedMateri-als,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等较高影响的SCI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共51篇。

    从2004年至今,江鹏曾多次获得国家重大研究项目资助。如获2004年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择优启动基金资助(项目负责人),获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项目负责人)获2009年度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资助(子项目负责人)等。江鹏告诉记者,目前他的研究方向,是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来研究分子或原子表面的组装过程。

    这么多年来无论在外求学还是工作,到最终进入中国国家纳米研究中心进行科学研究,江鹏认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绩,从根本来说,与他在兰州生活学习的经历息息相关。这段生活经历,让他拥有了西北人对学习的执着,对朋友的仗义,对工作的踏实,对信念的坚定。他对兰州抱有很深的感情。

    江鹏说,兰州科研机构众多,在五六十年代很多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但是后来由于在经济等方面与北上广的差距,减弱了对人才的吸引力,导致了很多科研人才外流。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产业融

    合和对接,申请的专利多,但转化成果的少。他希望政府能依托当地的兰化、佛慈等大企业,从中做有效衔接,让更多的科学技术、专利技术落地。

    好男儿志在四方,江鹏建议兰州更多的年轻人踊跃地走出去,多走走,多看看,多接触外面的世界。走出去的目的不是为了离开兰州,而是为了以后能帮助兰州做更多的事情。江鹏对兰州的将来抱有极大的信心。他说,谁不希望家乡好,每一位出门在外的游子,都有深深的家乡情结。兰州从治污见蓝天到入选十大幸福城市,兰州的进步让世人侧目,他为家乡兰州每一天的进步而感到骄傲,为父老乡亲获得的幸福而感到自豪。作为纳米研究领域的专家,江鹏希望未来能够跟兰大、交大等科研院所进行交流和对接,有效合作,把国际先进的科学理念和科学技术引入兰州,引入甘肃,促进兰州在科技领域和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共同推进西部的纳米科学研究。

甘肃公安机关严打经济犯罪 挽回经济损失33.6亿元
  中新网兰州5月14日电 (记者 徐雪)“2021年以来,全省共受理经济犯罪案件4440起,立案3121起,破案2264起,移送起诉3486人,挽回经济损失33.甘肃新闻
甘肃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 守护民众救命钱
   甘肃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 守护民众看甘肃新闻
甘肃高院探索构建传统文化知识保护体系 涉敦煌文化等
  中新网兰州4月21日电 (记者 徐雪)“今年,甘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