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为官不为”者难过“四项整治”关

05.11.2015  08:26

    徐晓兵

    党报论坛

    11月2日,全市“四项专项整治”联席会议召开。市委组织部和市直机关工委、民政局、信访局四家牵头单位汇报“为官不为、庸懒散软、村(社区)‘三多’、信访积案化解”等专项整治进展情况,研究解决突出问题,部署持续整改举措,力求在下一阶段整改中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找准整治发力点、突破点,提高措施针对性、实效性,确保全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相关报道见11月3日《兰州日报》一版)

    从此次督查汇报情况看,四项整治所针对的内容仍然有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针对“为官不为”所做的调查问卷分析表明,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落实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亟需进一步整治。再如,针对庸懒散软,很多部门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四个对照”认真查摆,没有聚焦问题找症结,问题与实际结合还不够紧密,整改中没有进行及时有效地跟踪检查和教育惩戒,有的甚至将查摆的问题束之高阁,存在敷衍了事走过场的现象;在长效机制的建立方面,绝大多数单位还没有进行,有的虽然建立了长效机制,但套用过去的制度规定多,面对新形势创新的制度少。而督查出来的村(社区)“三多”问题、信访积案化解问题都与为官不为、庸懒散软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而这些问题之所以还大量存在,还需要专项整治,说明很多部门、很多干部在落实“三严三实”上存在着抓形式、走过场的现象,还没有从思想认识深处真正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

    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开展的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转变作风已经取得了很多实效。但不可否认,仍然有人认为,只要不贪不占、不触“红线”,就不存在作风问题。殊不知,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落实,固然不像“四风”问题那么晃眼,但尸位素餐却也最容易侵蚀党员干部,在跑冒滴漏间积小害为大患,严重影响党的事业和党群干群关系。

    十八大以来,反“四风”力道强劲,制度笼子越织越密,权力约束越来越严,不少官员感叹“为官不易”,谨言慎行、遵守规矩。但另一方面,个别人也由此滋生出来“为官不为”的言行,把不腐败也不办事当成了为官之道,在对待“三严三实”上还存在着思想疙瘩,还有着贪图利益和升官发财的消极想法。清代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有记:一官员在阎王面前洋洋得意自诩“虽无功,但总无过”,称生前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阎王怒斥道:如果不贪就是好官,那么公堂中设一木偶,连水都不喝,岂不更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封建官僚都具有的为官为民意识。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党的干部,更应该认清“为官不为、庸懒散软”这样的问题涉及大是大非,更是践行“三严三实”所必须破除的顽瘴痼疾。

    “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要、成事之道,而古往今来“庸懒散软”皆是腐败的表征,为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所不能容忍。认真践行“三严三实”的各项要求,其根本就是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绝不能做不敢作为的庸官、不愿作为的懒官和无所作为的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