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公车改革破冰喝彩

19.07.2014  00:13

  7月16日下午,期待已久的公车改革方案在公众的久久期盼中揭开面纱。这场“改革甘霖”再一次浸润了每一个普通民众的心田。不少学者为此次改革高调喝彩,评价此次公车改革堪称“历史性巨大进步”和“近二十年来的破冰之举”。

  按照新方案,我国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方案还要求中央国家机关今年内完成改革,并对地方公车改革也做出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力度、准度、效度,是该方案最突出的亮点:此次改革一扫近20年来阻碍公车改革的积弊,明确要求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取消公务用车;针对此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明确规定不同级别领导干部的补贴标准,用同一个准绳扎紧了严防变通的制度口袋;明确公开方案落实时间,把方案落实的情况晒在阳光下。仅不到半年的落实时间再次展现出新一届领导集体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

  此次公车改革,之所以能够获得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与大声喝彩,究其原因,在于公车改革多年来迟迟难以有效推动,雷声大而雨点小,人民群众意见较大。诸如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有限、车改补贴易走形、监督惩戒力度不足等,都被不少人视作公车改革难以有效推进的障碍和痼疾。

  据此前媒体报道,一辆公车每年的运行成本至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目前,公车消费占全国三公消费的三分之二,中央国家机关每年的公车消费就在60亿元左右。

  公务用车所存在的问题,不仅仅在于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负担和浪费,公车私用、滥用还给党和国家形象抹黑。普通群众未必全面了解公车使用的真实情况,但那些堂而皇之出现在娱乐场所、度假胜地的公务用车一次又一次刺痛了民众的眼睛,寒了老百姓的心,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也由此受损。

  可喜的是,自十八大以来,公车改革的种种障碍似乎都不再是问题: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组合拳、简政放权促改革的动真格、对中央八项规定的坚持巩固深化,让人民群众对新一届领导集体改革的决心和勇气有了深切的认知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