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有这么多大学生“枪手”?
近日,央视记者收到了高考替考的线索,线人提供了过去几个月,来自“枪手”内部组织的一些视频,揭开了枪手公司、考生家庭,以及监考老师之间隐秘的地下链条。视频内容称,今年高考,有人在湖北组织大学生到河南代考。(6月18日《京华时报》)
高考替考年年曝光,却仍旧是接连不断地发生,今年高考前夕,就报道了济南考生去河南替考的新闻,可还是没有阻止后来者,在媒体的曝光之下,我们看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毫无疑问,高考替考违背了最基本的公平,成绩的一分之差都影响到最终高考录取的整个序列,是必须要谴责并接受相关法律法规制裁的,可问题是每当这样的事情发生之后,舆论声音总是要严惩当事者,并去追问整个环节当中的漏洞在何处,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枪手”这个角色产生的原因。
是的,在高考替考的整个地下链条中,缺少任意一环,都构不成一个整体,基于此,追问为何会有这么多在校大学生争当“枪手”,同样不能被忽视,因为高考替考屡禁不绝,屡曝不完,都赋予了我们再次追问替考主角的意义,而不找出深层次的原因,斩断这一利益链条,今后还将有多少“枪手”继续奔赴考场,我们也实难得知。
其实从表面上看,在校大学生争做“枪手”是因为法律意识淡薄,为了一些经济利益,便怀着侥幸的心理去替考,但追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却是这一群体步入大学校园之后,理想缺失,迷失自我,说自甘堕落或许有点严重,但说不求上进是不少大学生的表征却一点也不为过,在此情况下,他们根本就经不起社会上一点的利益诱惑,便会误入歧途。
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上至985名牌高校,下至高职高专院校,都有不少的在校大学生对现实很焦虑,对未来很担忧,对前途很迷茫,不少时间都在网络购物、聊天和游戏当中度过,甚至是为此而逃课,靠着考前突击一两天过关,这种现象与学校水平成反比,但再好的高校也不会没有。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其中的一些学生便怀着侥幸的心理去做了“枪手”,因为反正是无所事事,利用自己知识的余热去兑换成经济利益,对他们来说或许还是件有意义的事情。
这其实是我们当前病态教育现状的一个真实写照,以高考为分界点,不少学生都判若云泥:高中阶段疯狂学习,在题海里挣扎,进入大学之后没人管了,离家远了,还没有真正静下心来思考自己想要什么,该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之时,“自由”却来了,于是乎不少人一边焦虑一边不求上进,再加上当今高校严进宽出的教育管理模式,毕业了再反问“说好的‘知识改变命运’呢!”,此时此刻,到底又该怪谁呢?
高考替考,这些大学生“枪手”确实是整个替考产业链上的一个工具,但反思我们整个教育体制,他们又何尝不是整个教育产业链上的一个成品,在这些人眼中,接受高等教育不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价值观,获得自由,反倒是去追求功利化的东西,而做高考“枪手”还仅仅是功利化的一个侧面而已。
是时候去改变我们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了,把根给摆正了,自然不会有那么多的在校大学生去正当“枪手”,那么整个高考替考产业链也必然会就此断裂,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找到大学生做“枪手”的深层次原因,又何尝不是对高考公平的捍卫呢?
文/张松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