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前的天才总是早慧?
最近我三岁半的女儿,总是学我吟诵古诗文,有一天我无聊背诵《滕王阁序》,说了上句,她突然接了下句。我很惊奇,她却不屑一顾:“听都听熟了。”
这只是起兴,我的主题不在这,而在于有个朋友见了很感慨,说:“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王勃不过二十几岁的年纪,怎会有这么深重的忧患,那时的人,难道都早熟吗?”
作为一个靠现代文明维持生活的人,确实会有点想不通。我上大学时,琼瑶剧还特别火,听见“男孩子”“女孩子”这种台词,总觉得肉麻,因为据我困苦的生活经验,被称为“孩子”,至少应该在十岁以下,而琼瑶剧里的痴情男女,起码都二十多了,怎么还能叫孩子?曾经看某杂志文章标题:“一个二十八岁女孩的经历。”笑得打栽。而现在,我觉得三十岁称为男孩女孩,也未为不可。这可能是因为我老了,见谁都年轻。但时代发生了变化,社会更加发达,也许是主要原因。
回到王勃吧!据学者研究,人的发育年龄,是和平均寿命成一定比例的。古代人均寿命很低,王侯将相,才子佳人,吃香喝辣,而二三十岁就死的并不鲜见。为了繁衍,古人结婚比我们早得多。现在人三十岁未娶未嫁,大家司空见惯。而在古代,随时会被人戳脊梁骨,怎么还好意思称孩子?王勃喜欢旅游,曾游遍巴蜀,最后一次出远门,目的地是越南,那时叫交趾。因为他爸爸在那做官,要去探亲。那时的江南,都被认为瘴气重重,是让人早天之地,何况比岭南还要南边的越南。没有飞机火车汽车,不能抱着手机发微博,也不能捧着iPad看美剧,一路只有辛苦劳顿,风刀霜剑,任谁都会一下子成熟十岁,发出“关山难越”“萍水相逢”之类的悲叹,一点也不稀奇。他还真就死在路上。
其实在前现代社会,不独王勃,老外也这样。很久以前看莱蒙托夫,写俄罗斯边塞军官生活,活灵活现;写贵妇沙龙,也历历如绘,印象中总觉得这作家年纪很大,阅历很广。后来学文学史,才知道人家二十八岁就死了。可是不冤啊,虽然只享年二十八,可没准现代人活八十二岁,也没人家的一生那么丰富多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