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潭县冶力关镇简介

01.10.2015  16:45

  “冶力关”的称谓历史,可追溯到公元400—432年前后(东晋南北朝时期)。距今约1560年前,这里曾是吐谷浑(246-317[2] )之孙冶利部落的领地。冶利之兄冶延即位后,封其弟冶利为搏虏将军,其帐下部落驻扎在白石山一带游牧狩猎,后逐渐定居于此。

  冶力关,历史上曾是连结东西、通衢南北的重要关口,也是古时进入藏区的重要门户,因地处边关,为兵家必争之地,一直就是多民族频繁活动的地区。公元4世纪末至13世纪(自北魏至宋)时,还先后在此置水池县、萱川县、巩令城等,因而境内有许多史迹典故,也有许多特色浓郁的风土民俗,还有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水池县古城、巩令城(寨子)、石关堡(关街西)、石峡堡(窑岘村南)、惠家庄堡、洪家堡、石城堡(后山)、石庙堡(石庙村)、新城堡等古城堡和古城遗址,积淀蕴藏了冶力关漫长的历史风雨,建于公元18世纪的“安多小三寺”—杓哇寺、康多寺和多玛寺,见证了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在该地的历史渊源,这里又是甘南农民起义的策源地,有起义烈士陵园及纪念碑、亭等可供游客瞻仰。

  冶力关是多民族杂居地,藏汉文化交融,形成了这里独特的民俗民情。这里民风淳朴,热情豪爽,慷慨好客,家中来人,大块敬肉,大碗劝酒,醉饱方休。走入特区藏包,草原月夜,环围牛粪篝火,听悠悠羌笛,看胡舞婆娑,奶茶羊肉,把酒高歌。值民族节日,观跑马、射箭、摔跤,场面紧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