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4·15”地震:师生安全撤离 救援安置有序展开
原标题:师生安全撤离救援安置有序展开
来自临洮“4·15”地震现场的报道
兰州军区救援官兵帮助受灾群众搭建帐篷。本组图片均由记者 李小龙摄
临洮县医院医护人员赶赴震区对受伤群众进行治疗。
临洮县龙门镇农盟村受灾群众住进了临时帐篷。
记者 朱宇鲲
因为有过避震演练
全校师生安全撤离
4月16日15时许,也是震后24小时,在距离震中最近的临洮县龙门镇新永小学校园已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第一节课过后,孩子们在操场上活蹦乱跳。
提及地震瞬间,7岁的二年级学生王再鹏说,当时,全班的学生正在默写生字,突然课桌摇晃,紧接着一块玻璃掉了下来。
“地震了,快跑!”听到语文老师的呼喊,全班12名学生有序跑出教室。
“往外跑的时候,感觉整个地面都在晃动,站都站不稳,差点被摔倒。”王再鹏说,以前学校组织过地震的逃生演练,所以同学们能够有序迅速跑出教室。
“轰隆隆!”一年级老师陈元伯听到响声后,看到教室里的灯管左右晃动。“地震了!快跑!”陈元伯一个箭步冲下讲台,将前排的两名学生一把提到教室门口。其他学生也迅速反应过来,不到30秒,全班11名学生安全撤离。
“学校以前就开展过地震应急逃生演练,所以,孩子们按此前避震演练的路线来到操场的指定位置。”陈元伯说,当然这一次,比平时演练的速度快了很多。
与此同时,其他班级的同学也按照演练的路线分别从教室跑了出来。不到2分钟,全校66名学生全部疏散到安全地带,无一人受伤。
迅速运送搭建帐篷
确保群众生活必需
4月16日一大早,记者从临洮县城出发前往震中龙门镇农盟村。这段道路崎岖漫长,沿途可以看到七八处塌方点,先期到达的救援部队连夜疏通了道路。
在距离龙门镇还有两三公里的农盟村阳沟社,记者看到了第一个灾后群众安置点。
“这个帐篷是15日晚10时许,从镇政府拉过来的,在大家的帮助下连夜就搭建好了。我和父母就在帐篷度过了震后的第一个夜晚。”见到村民李建学时,他正忙着从震后裂缝的厨房里往出来搬锅碗瓢盆,准备在院子空旷的地方架起火炉做午饭。
地震发生后,李建学和村上的几名年轻人一起参与到救灾、拉运帐篷的工作中。
在村民李万军家,兰州军区某集团军连长黄勤华带领救援人员正在搭建帐篷。“我们13名救援人员今天早上到达现场后,主要帮助受灾群众迅速搭建帐篷,计划要搭建39顶帐篷,天黑之前要让受灾群众有住的地方。”黄勤华说。
记者从临洮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16日,已在窑店、龙门、八里铺、连儿湾等4个受灾较重的乡镇,设置临时安置点,目前已运送到位帐篷653顶,发放帐篷410顶,并提供了生活必需品,确保重灾户吃住有保障。同时,为防范次生灾害的发生,相关职能部门已对重大危险源、重要隐患点做好排查和监测预警工作,严防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医疗人员流动巡诊
卫生防疫提早开展
在震区各乡村,环境卫生检测、疫情防范、巡诊救治等各项工作也在有序展开。
“我有点头晕、恶心。”在龙门镇农盟村的一临时安置点,51岁的史芳英前往临时就医点诊疗。量血压、测体温、听心率……医疗小分队医生王军香娴熟地给出诊疗结果:你这些症状应该是因劳累、紧张引起的,注意多喝水、多休息。
王军香介绍,流动120急救车上主要带了治疗感冒、肠道感染、降压等常用的药品,巡诊途中可以就地方便群众看病。短短一小时内,就为震区5名群众现场开药诊疗。
临洮县疾控中心副主任汪生虎是赶赴震区负责卫生防疫的工作人员,每到一处临时安置点,他详细了解群众生活情况,记录着各种数据,以便为及时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做准备。
针对下一步卫生防疫工作,汪生虎表示,将建立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症状监测点,开展症状监测;组织、指导好震区现场消杀工作,防止各类传染病发生及流行;开展震区环境卫生、饮用水卫生及食品卫生督导检查。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在各个临时安置点,这支由医院、防疫、卫生等工作人员组建的医疗小分队,配备了1名医生、1名急救人员、2名护士和1辆急救车辆,确保受灾群众能在第一时间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