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至合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12月26日,作为我省“十二五”重点交通建设项目的临夏至合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甘南藏族自治州结束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至此,我省14个市州全部通了高速公路。
甘南州委书记俞成辉,临夏州委副书记、州长马学礼,甘南州政协主席安锦龙,临夏州政协主席吴家白,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王繁己,省公路管理局局长李谭,甘南州人大副主任周党生,甘南州副州长南木卡桑结、刘永革,甘南州政协副主席赵宏才等参加了通车仪式,甘南州委副书记、代理州长赵凌云主持通车仪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康军宣布临夏至合作高速公路通车。
临合高速公路是兰州至郎木寺高速公路(S2)的重要组成路段,是兰州通往临夏、甘南及四川阿坝等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通道,全长98.975公里,概算总投资88.895亿元,于2011年12月奠基。路线起点位于临夏市,与康临高速公路相接,途经临夏市、临夏县、夏河县、合作市等4个县市,终点与G213线兰州至郎木寺二级公路相接。主要工程量路基土方1286.5万立方米,大、中、小桥75座(其中特大桥2座),通道49座,隧道19座,互通式立交4座,服务区2处,停车区2处,桥隧比例为33.6%。
在项目建设管理中,项目管理单位甘肃路桥公路投资有限公司克服所处高原地区地质地貌复杂、海拔落差大、有效施工期短等困难,科学部署、严抓细管,精细施工,推行现代工程管理,贯彻落实“五化”理念,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在临夏、甘南少数民族地区建成了一条“民族团结致富路、标准科技示范路、旅游观光文化路和生态环保和谐路”。在海拔高于2500米的8座隧道中采用了福利凯保温层纤维增强板防冻保温,防止高寒阴湿地区隧道冬季发生冰冻灾害。在麻当隧道内墙壁用蓄光发电涂料代替规范中的应急照明系统,将环保节能理念贯穿到施工中。在梁板预制和桥梁伸缩缝施工中推广应用蒸汽养生技术,解决了在大温差、低温干燥环境下的养生问题。在全省首次引进使用了预应力防撞活动护栏,增强了路基中央分隔带开口活动护栏的防撞等级,在全线设置防落石柔性棚洞和防积雪轻质棚洞,以防止隧道洞口山体落石及冬季路面积雪,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在2处服务区内、部分隧道洞门增加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装饰景观、雕塑等,使自然景观与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及高速公路文化有机结合。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王繁己介绍说,临夏至合作高速公路是我省在甘南藏区建设的首条高速公路,同时连接着我省临夏、甘南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该路段的建成通车,进一步优化了全省高速公路路网结构,对促进甘南、临夏两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商贸流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标志着我省14个市州全部通了高速公路,是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史上又一新的里程碑。
(段兰芬 张 宾 王笃宽 何永刚 徐占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