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 探寻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新路径

29.05.2014  18:41

      贫穷,似乎一直是“”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头上的一顶难摘的“帽子”——

 

  全州贫困人口达90.02万人,占全省的11%,贫困面达52.04%;8县市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正常年景返贫率为15%;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三分之二。

 

  临夏州也由此成为我省集中连片特困扶贫攻坚难度最大的片区。

 

  如何能不拖后腿,和全省一道于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为此,临夏州不断积极探索新观念、新机制、新模式,向贫困发起新的更大的挑战,挖掘和激发贫困县市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新动力,打响了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役。

 

  路径一:一个“”字,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

 

  “有句话叫‘空手套白狼’,我这可是‘空手喂白牛’呢。”暮春时节,康乐县附城镇刘家庙村闫福龙家的暖棚里,12头牛、50只羊正悠闲地吃着饲料,个个膘肥体壮。

 

  闫福龙咧着嘴笑着说,最初买牛犊和种羊的钱都是从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借的款。以前一心想搞个产业,但总是为钱的事犯愁肠。现在有了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的帮助,不仅不需要抵押,只找二三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农户联合签字担保,就能借到钱,搞产业真正有了后盾呢。

 

  闫福龙一家四口人,主要收入靠的是几亩薄田。如今有了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这个身边的“土银行”,他每年都向互助社借款用于发展养殖业,逐年扩大养殖规模。今年他家还盖起了两层小楼,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单纯的扶贫补贴无法彻底改变农民的贫困处境,引导他们‘自我造血’才是致富的根本。”康乐县扶贫办主任何耀春介绍说,长期以来,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板”。2007年,针对农民贷款难、贫困户贷款更难的实际,康乐县在刘家庙村尝试建立了扶贫发展基金会,成为临夏州首个村级扶贫发展基金会。

 

  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村级扶贫发展基金会,通过周转使用、滚动发展和村民的自主管理,使有限的财政扶贫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扶贫效益——累计向454户、2043名村民借款近180万元,创收272.4万元。

 

  正是看到了刘家庙村村级扶贫发展基金会的标本意义和发酵效应,2012年4月,临夏州创造性地提出,压缩“三公”经费,筹资5亿元建设1000个贫困村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以提高贫困户自我持续发展能力,解决贫困农户资金短缺的问题。

 

  如今,在临夏州929个行政村,都能看到两只双手托起金色希望的村级扶贫互助社图标,“植根贫困群众,助推农民增收”的宣传语已深入人心。

 

  临夏州扶贫办副主任沈海龙介绍说,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采取“政府+社员+企业+其他”的模式运行,目前,政府注资已达4.7亿元,资金规模达到8.1亿元,被农民们形象地称为贫困村的“致富酵母”,临夏州“滚动发展、长期受益”的扶贫资金良性循环机制也由此逐步建立。

 

  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对于刚起步的贫困户称得上是“雪中送炭”,而对于一些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农户又可谓是“锦上添花”。

 

  刘家庙村村民田福寿以前只养了12头牛、9只羊,一心想壮大自家的养殖业。自打有了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他贷款搞起了规模养殖,牛羊存栏量达到了数百头(只)。现在,他已经是村里有名的养殖大户,收入可观。

 

  从过去无法细化到户的财政扶贫资金到贫困农民人人拥有平等权利的资金,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这一机制的创新,从制度上保障了贫困农户的主体地位,激发了贫困户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据了解,目前,临夏州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已累计向农户借款达3亿元。

 

   路径二:一个“”字,变“撒胡椒面”为合力攻坚

 

  临夏山大沟多。1000多道梁,3000多条沟,这一独特的自然地貌,却成为当地人贫困的主要原因。

 

  位于东乡县的毛沟便是其中的一条沟。毛沟,东乡语为不毛之地的山沟。由于山大沟深,自然环境严酷,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增收难,如同梦魇般缠绕着这里的贫困群众。

 

  如何让居住在深山沟里的群众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2012年初,东乡县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实施毛沟流域整体综合开发项目,涉及3个乡镇5个行政村,通过易地搬迁、危旧房改造、人饮管网入户、暖棚养殖、通达通畅、防洪治理、梯田建设、新型能源等项目,实现了户户“有安全住房、有自来水、有暖棚圈舍、有青贮窖、有太阳灶、有沼气灶、有卫生改厕、有科技明白人”的“八有”目标。

 

  行路难是毛沟人最大的难题。为此,东乡县在毛沟以大项目解决大出路,小项目解决门前路为原则,修建了一条全长21.68公里的锁南镇至折桥二级公路和16条通社水泥路,真正打通了“烂泥路”,搬掉了“拦路虎”,为村民开通了“致富路”。

 

  沿毛沟流域,走在通达的锁折大道,新建的民居统一标准,统一色调,具有浓郁的东乡民族特色;新修的毛沟学校宽敞明亮,孩子们正在操场上开心地玩耍;崭新的村委会办公楼设施一应俱全,卫生院、便民所、农家书屋等处处透着新气……

 

  来到村民马尕五虎家,热情的女主人端上了热腾腾的手抓羊肉和黄灿灿的油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马尕五虎一家以前住在毛沟下庄,一家五口的年收入不足2000元。在整流域推进扶贫开发中,马尕五虎家和290多户住在山坡、沟底的贫困户被列为易地搬迁对象,并由当地政府配套修建了房屋、暖棚羊圈、沼气、院墙、厕所等,使他们的生活一下子变了样。

 

  与过去扶贫资金“撒胡椒面”不同,近年来,临夏州不断创新扶贫方式,以“”字当头,重点以整流域、整乡、整村为单元,集中有限的资金推进整体扶贫,取得显著成效。

 

  和政县牙塘河流域群众生活普遍困难。2011年,和政县在牙塘实施整流域连片扶贫开发,在牙塘河流域一片宽阔的滩涂地上引进了一家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以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为先导,以招商引资、整合资源为突破,用500万元的财政扶贫资金,在一年多时间里撬动了5.07亿元民间资金,使这块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整流域、整乡、整村推进,使原本分散的资金形成了‘拳头’效应,办成了许多以往想办没钱办的大事,使村容村貌和农民生产生活发生了根本改变。”沈海龙说。

 

  永靖县王台镇位于永靖县西部山区,山大沟深,梁峁起伏,干旱始终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解决西山群众人畜饮水这一难题,永靖县集中资金投入、整乡连片开发,使基础设施和产业相互配套、互相支持。王台镇党委书记马胜明告诉记者,通过整乡推进项目,王台镇实施了旱作农业推广、农村巷道硬化、联户养殖、异地搬迁和西山人饮等五大工程,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已解决2800多名群众行路难的问题,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8%,推广旱作农业2.62万亩。

 

  这几天,王台镇永乐村村民李美桂正忙着筹办儿子的婚事,院落里一派喜气。“以前住在沟底,男娃子找个媳妇都难得很。”李美桂说,自打搬到这里,不仅有了新房子,通上了自来水,就连羊圈都是政府出钱给修的,这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通过资源整合,扶贫资金搭台,部门资金唱戏,使各类涉农资金围绕扶贫开发有序“集结”、合力攻坚,形成了统筹各部门力量,共同推动片区开发的新格局。据介绍,仅毛沟整流域连片开发整合资金就达到了2.8亿元,是专项扶贫资金的56倍。

 

      路径三:一个“”字,变“小而散”为规模发展

 

  脱贫的根本是要发展生产,帮助群众走上致富路子。近些年,临夏州紧盯增收减贫,启动实施富民增收行动计划,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富民产业培育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若干政策规定》,筹措4.5亿元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立足干旱半干旱、川塬、高寒阴湿三个区域,集中发展旱作农业、草食畜牧业、特色林果业、设施蔬菜、育苗花卉、中药材等多元富民产业,进一步壮大扶贫产业规模。

 

  永靖县王台镇几乎家家都在养羊,但由于农户都是分散养殖,一直形不成规模。2013年,王台镇投资456万元,在湾子村兴建了25座标准化暖棚,开展联户养殖,为贫困户发展找出路。针对资金周转困难、但具有发展养殖潜力的群众,镇上积极联系双联免息贷款,采取“协会运作、法院公正、四六分红”的模式,大力支持规模化养殖户帮扶特困户共同致富的帮带措施,鼓励群众发展规模化养殖。

 

  特困户马西俩由于缺少资金,在争取到10万元双联贷款后,注入规模化养殖户马全杰的养殖暖棚,利润四六分成。今年,马全杰获得收益5.2万元,马西俩分得了3.5万元。

 

  以联户养殖为纽带,采取“先富带动未富”的帮带措施,王台镇已发展结对帮扶户45户,贫困群众发展畜牧养殖的信心高涨,全镇的分户规模化养殖迅速兴起,形成了“联户养殖与千家万户养殖齐发展”的新模式。

 

  据介绍,截至目前,临夏州新建规模养殖场122个、发展规模养殖户1103户,畜禽饲养量达到了957万余头(只)。

 

  帮助群众换脑子,引导群众挣票子。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同时,临夏州着眼于从根本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注重智力扶贫,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劳务经济。以“雨露计划”为载体,以贫困家庭“两后生”为对象,实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推动劳务产业由苦力、数量、低收入、候鸟型农民工向技能、质量、高收入、全天候的产业工人转型。同时,积极开辟广东、山东、江苏等劳务基地,使之成为重要的劳务输转基地。仅去年一年,全州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48万余人,实现劳务收入近54亿元。

 

  巨变无声。随着扶贫攻坚的不断深入,临夏州的贫困面貌正悄然发生着新变化。2012年至2013年,全州实现减贫32.16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3626元。这些变化,彰显着新思路、新机制的力量,更凝聚着临夏人脱贫的信心和决心。(本报记者张 倩邹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