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纪实

22.03.2016  09:27

临夏市新貌(资料图片)

  临夏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喜人成绩。2015年,全市脱贫20个贫困村,减贫4363户18268人,超额完成减贫13388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39%;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4621元,同比增加1518元,增长48.9%,提前一年实现整体脱贫目标任务。

突出“三个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配套,着力改善农村环境

  突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保障。临夏市列出概算总投资4.8亿元的327个到村到户需求项目清单,各行业部门以需求清单为基础,整合各类扶贫资金3.18亿元,以20个贫困村为重点,实施整村推进、道路建设、安全饮水、危旧房改造、畜牧养殖等基础设施和富民产业项目,项目落实率达到100%。全市通镇通村公路硬化率、动力电覆盖率、安全饮水普及率均达到100%,标准化卫生室、村综合性文化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全面达标。

  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临夏市建成一批农村幼儿园和小学,贫困村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到9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8.5%;在20个贫困村建成乡村舞台,实现村级文化室、农家书屋、广播电视全覆盖,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水平;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行药物零差价销售,41个村全部建成标准化卫生室并配备医护人员。

  突出基本社会保障。临夏市落实城乡居民低保、农村五保、医保、社保、伤残津贴、失业保险等政策资金2.9亿元,落实各类惠民资金4.04亿元,惠及群众27万人次。并强化兜底扶贫,执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完成农村低保提标5299人、38万元,新增低保271户1320人,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强化“四个支撑”,富民产业和能力素质相并重,努力实现稳定增收

  强化富民产业支撑。临夏市投入现代农业扶持资金1729万元,发展绿星、九眼泉等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利民牧业、八坊富民等养殖合作社102个,采取资金补助与贷款贴息相结合,积极鼓励引导贫困群众发展无公害蔬菜、食用菌、良种羊等特色产业,培育油用牡丹、花卉苗木等后续产业,在贫困村新改建日光温室300亩,建成贫困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点1个,开工建设养殖小区6个,新增规模养殖户30户。

  强化财政投入支撑。临夏市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27万元,实施整村推进等11个专项扶贫项目,引导扶贫政策向贫困村聚集、帮扶资金向贫困村聚焦、帮扶力量向贫困对象聚合,强力推进各项扶贫措施落地见效。并对扶贫项目资金严管、严查、严控,提高使用效益,切实发挥好“保民生、兜底线”的作用。

  强化金融资金支撑。临夏市发放精准扶贫小额贷款1.05亿元,跟进落实双联惠农贷款、妇小贷、互助社借款担保贷款等9500万元,全市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精准扶贫户达到2547户,有效缓解了群众融资难题。20个贫困村实现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全覆盖,入社农户3312户,注资达到3916.7万元。

  强化能力素质支撑。临夏市投入培训资金285.6万元,组织开展以月嫂、保安、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电工电焊、种植养殖技术、牛肉拉面等项目为主的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培训贫困户劳动力3686人,参训率达98%,并对46个工种实行中初级培训资格考证,实现了由苦力型向技能型就业的转变。

实施“以德扶贫”,扶贫攻坚和扶德扶志相结合,不断激发内生动力

  临夏市提出“以德扶贫”理念,帮助贫困户转变“等靠要”的思想观念,鼓励他们掌握一技之长,通过自身劳动来增加收入,主动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对这部分特殊人群,由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宗教界人士和社会贤达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上门劝导,引导转化,扶持发展生产经营性活动。同时,开展政策宣讲,举办以德扶贫文艺演出,发放《农村以德扶贫宣传手册》、评选“最美家庭”“好儿媳”,建立道德“红”“黑”榜,净化农村风气,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创新“五种模式”,合作社和贫困户资金相融合,防范风险共赢发展

  慈王山林散养珍珠草鸡,创出了“干部群众同入股,只有群众分红利”的帮助式帮扶模式。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干部带头注资6万元,示范带动周边28户贫困户每户入股5000元,建成标准化山林散养芦花鸡养殖场,年出栏鸡达2万只,年获利36万元,贫困户年分红5000元。待养殖场获得稳定收益后,帮扶干部逐步退资,由贫困户自主经营,干部只担风险、不分红,既创新了帮扶载体,又在扶贫攻坚一线锤炼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以佳源牧业公司为代表的“企业联农户建基地”带动式精准扶贫模式。企业每年向精准扶贫户免费发放良种羊并高价回收羊羔,畜牧部门免费提供技术服务,有效解决了扶贫对象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的难题。目前,佳源牧业公司吸纳周边贫困户78户,户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企业农户实现共赢。

  以折桥千亩城市农业基地为代表的“合作社建基地、聚资金、育市场,推动贫困户共同发展”的推动式精准扶贫模式。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每年分红1万元以上;在基地务工年增加收入1.5万元左右。全市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78个,入社农户1048户。农产品初加工率达到25%,产业化带动农户8210户,增收效果明显。

  以枹罕镇为代表的“干部亲情结对、社会有识之士参与”的社会化帮扶模式。镇村干部与孤儿家庭、单亲家庭亲情结对,全镇统筹建立孤儿家庭、单亲家庭网络信息库,接纳慈善志愿者,直接或间接帮扶,对慈善捐款和物资用途进行跟踪落实。目前,已对接联系单亲儿童、孤儿家庭77名,结对志愿者60名,捐助资金5万元。

  以“部分用工岗位优先招聘贫困户”的就业式帮扶模式。临夏市发出《关于做好精准扶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的通知》,对有劳动能力但找不到就业渠道的家庭,由城管、园林、住建等有用工需求的单位,在用工岗位上向贫困家庭倾斜。目前,市城管局、园林局、供排水公司、供暖公司已接收贫困家庭劳动力285人,就近安排从事环卫、绿化、收费等工作。全市还将重点工程建设领域吸纳贫困户不低于20%、涉农项目用工标准不低于30%作为硬指标,累计吸纳困难群众1820人从业。

加强党的建设,基层党组织和驻村帮扶相结合,全力以赴脱贫攻坚

  临夏市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班子建设和作风建设贯穿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全过程,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在所属4个镇设立扶贫工作站,选派57名干部担任镇村第一书记或副书记,全面加强镇村组织力量。围绕班子建设和阵地建设,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级班子2个,从农村致富能手、养殖大户中新发展党员87名,同步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提高村办公经费,建立村社干部报酬逐年增长机制。选派由双联干部、大学生村官、包村干部组成的双联、扶贫、党建“三位一体”工作队到每个行政村,每个精准扶贫户都有1名帮扶责任人,实现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帮扶干部全覆盖。所有贫困村全部选派了科技特派员。(记者邹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