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群齐心拓富路 ——临夏县坡头乡建立乡干部驻村长效机制见闻

29.11.2016  10:37

  初冬时节,行走在临夏县坡头乡田间地头,处处可见乡驻村干部忙碌的身影,他们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谱写了一曲干群齐心奔富路的新乐章。

从“包村”到“驻村”

  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在基层。临夏县坡头乡建立乡干部驻村工作长效机制,推行乡村社三级干部统一管理模式,实行驻村包社包户制度。

  坡头乡党委书记唐胜利介绍说,全乡43名干部中,乡党委书记、乡人大主席、乡长、乡纪委书记、财政所长和其他7名工作人员留守乡政府各司其职开展工作,其余31名干部分派到5个村驻村开展工作,把乡级35项管理服务职能中的29项服务项目延伸到村社农户,实现干部驻村常态化,联系群众长效化。

  过去,乡干部时常坐在办公室里遥控指挥,当“二传手”“传话筒”,导致部分村社干部和群众对国家政策方针和乡村工作意图不理解、不支持,工作进展慢、效率低。如今,乡干部驻村后,及时传达上级各项重大决策和部署,完成乡里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协助村干部抓好矛盾纠纷排查、群众积怨化解、环境卫生整治、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与群众拉家常、了解情况的多了,与群众接触的机会更多了、距离更近了、打交道更频繁了,干部和群众更好地融为一体。

  在冉坪村委会,办公场所、会议室、活动室、阅览室一应俱全,乡干部吃住在这里,群众啥时候去办事,都是门常开、人常在。驻村干部、冉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邱瑞龙告诉记者:“我们在村委会设立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副书记共同办公的党建办公室。配置了办公设备,厨房里添置了灶具等用品,使驻村干部吃得上、住得下、留得住、能干事。”

  据了解,坡头乡5个村已全面完成村级活动场所规范建设,实现场所标准化、办公正常化、培训常态化、村务公开化、管理规范化。“每个村就是一个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力完成乡党委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就是驻村第一书记的第一责任,提升村级组织引领发展、推动发展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就是我们每一个驻村干部的职责所在。”坡头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马兆海这样解读干部驻村工作机制。

服务群众“零距离”

  “驻村干部把服务送上门,有事就在家门口解决,感觉党和政府就在我们身边。”坡头乡冯魏村村民李玉萍表示,干部改进工作作风,转变工作职能,用真心真情真意做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乡干部包村、驻村,建立乡村两级便民服务“时间无空白、内容无盲区”的全天候服务机制,创新了基层服务管理模式。“驻村干部是我们的主心骨、领头羊,有他们在,村社干部工作劲头更足了。”冯魏村委会主任冯挺胜坦言,“过去群众对我们的有些工作不信任,现在每一项工作都有乡干部领着我们一起干,群众放心了,对我们存在的一些误会也消除了。”

  每周一上午,坡头乡党委都要召集干部集中学习农村政策,安排工作任务,听取5个村第一书记汇报村情民意和工作开展情况。而在村里,则实行驻村干部工作日村委会上班制度、一名驻村干部和一名村干部全天候值班制度,确保群众来访接待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5个村都建立工作台账,记录每日工作完成情况、为民服务事项办理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驻村干部每周至少走访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两户普通户,每月上报一条信息,每半年对驻村工作进行总结,确保驻村干部摸透村情社情户情,做到执行各项政策过程中心里有底。

  坡头乡党委还制定《乡村社干部考核管理办法》,对全乡科级干部、普通干部、村干部和社长全部纳入考核范围。以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的方式,在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扶贫工作、环境整治、社会管理、民生保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在考核中,由村民代表对干部年度工作进行测评打分,考核结果作为驻村干部、村级领导班子和村社干部年度考核评价、干部推荐、岗位调整的重要依据。

  “乡里干部进村了,政策宣传到位了,村委会大门敞开了,群众办事方便了,干部群众连心了……”建立乡干部驻村工作机制一年多来,坡头乡驻村干部精神面貌、工作作风、责任意识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村级工作当作自己的本职工作,传递压力、担当责任,根据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尽心尽力排忧解难,推动乡村两级服务中心和服务窗口实现联动,形成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一条龙”的为民服务体系,党群关系更加紧密,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氛围更加和谐。

富民增收为己任

  坡头乡海拔高,气候相对阴湿,适宜种植啤特果树。立足这一实际,全乡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把啤特果种植作为首位富民产业,由乡干部和驻村干部成立领导小组,从苗木调运到果树栽植全程跟进服务,并请来县、乡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建成万亩啤特果基地,推动农业产业由过去单一的花椒种植转向啤特果林粮间作转变。

  坡头乡人多地少,劳务输出工作有基础、有传统、有潜力。依托小型工程队多、建筑工匠多的优势,驻村干部既作信息传递员,又当服务保障员,帮助群众想法子、出点子、闯路子,全乡每年稳定输出富余劳力2000多人,实现劳务收入5000多万元,劳务产业成为富民增收的主打产业。

  根据各村发展实际和群众需求变化,坡头乡驻村干部积极开展政策解答服务、基础建设服务、信息快递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社会稳定服务、精准扶贫服务、德育引导服务,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自驻村工作开展以来,5个村实施交通、文化、教育、医疗基础设施项目12个,累计投入资金1239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村级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记者邹海林 通讯员尹始学 赵淑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