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首开混改宴满盛七盘大菜
南都供图
酝酿半年之久的中石化混改引资方案14日终于公布于众,正式拉开央企深层次改革大幕。25家投资者以1070.94亿元认购增资后的中石化销售公司29.99%的股权。中国石化集团新闻发言人吕大鹏对记者称,目前中石化销售公司有2.5万个加油网络,以及众多加油卡客户资源,这是非常宝贵的,也是入股的合作者最为看重的。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也能借道公募基金渠道,分享中石化混改收益。目前已经推出的相关公募产品的投资门槛定位在10万元。分析普遍认为,中石化混改具备可复制性,新一轮国企改革有望释放巨大的改革红利。不过,中石化股价15日高开低走,收盘下跌0.71%
1为什么是这25家?
中国石化集团新闻发言人吕大鹏称,中石化本次增资采用多轮评选、竞争性谈判的方式,由潜在投资者对销售公司价值进行独立判断,并根据本次引资的进展先后提交非约束性报价及约束性报价。中石化和销售公司共同成立由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和内外部专家组成的独立评价委员会对潜在投资者进行评议。经独立评价委员会评议后,中石化和销售公司选择和确定了最终的投资者名单。
在投资者的选择上,遵循了“三个优先”原则,即产业投资者优先、国内投资者优先、惠及广大人民的投资者优先。此次引入的25家投资者中,产业投资者以及与产业投资者组团投资的共9家。
2为什么不公开招标?
“这是本着对双方负责的态度。”吕大鹏强调称,如果像拍卖一样招标,会造成估价过高,对双方都不是好事。
根据投资者的认购金额和持有销售公司股权比例,销售公司的股权价值为3570.94亿元,显著高于市场此前预期的3000亿估值,反映了投资者此次认购的踊跃。华东一家大型券商石化行业研究员称,这个估价超乎预期12%,并不算太大泡沫。
3引入资金用在哪?
据吕大鹏介绍,这次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三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成品油销售网络,巩固传统油品业务优势;二是发展新业务,加强科技信息化建设,改善盈利结构;三是补充一般运营资金,偿还债务,降低负债率,改善财务结构。
“目前与外部投资者战略合作还限于描述性的东西,具体细节的过程需要进一步探讨”,吕大鹏称。
4未来商业模式是什么?
“总的来说,下一步中石化的盈利模式是,继续保持油品业务良好的同时,快速开发非油业务,实现效应的大幅提升。”吕大鹏表示,此次混合制改革对中石化最大的改变是业务方面。目前中石化有两块业务:一块是油品,因油价国家管制,利润空间有限;二是非油业务,空间很大,国外两块业务的比例能达到1:1,而目前中石化的比例远远不够。
目前中石化销售公司有2.5万个加油网络,下一步可以考虑的是,可与网络电商做实体店,加油站可以提货、退货,以中石化的品牌担保。
5销售公司会上市吗?
在发展新业务的同时,销售公司未来是否上市也是市场颇为关注的话题。值得注意的是,公告中披露的《增资协议》的多项条款,似给上述疑问留足了想象空间。
对此,吕大鹏称不便回复。但是中石化在15日晚的公告中称,在本次引资完成3年后,如销售公司尚未实现上市,若投资者转让销售公股权,中石化享有优先购买权;投资者在销售公司上市完成后1年之内不得转让所持有的销售公司股份;在销售公司上市前,中石化在销售公司中的持股比例不能低于51%。
“公告的意图很明确,中石化销售公司上市的可能性很大。”上海一家投行董事总经理分析称,中石化公告的内容对未来几年股东对股权的处置做了约定。
625家投资者话语权有多大?
针对有声音质疑称,引入的25家投资者共计约30%的股权,仍然不可能对中石化销售的决策起决定作用。
吕大鹏解释称,对于销售公司,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销售公司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中石化派出董事4名,投资者派出董事3名,独立董事3名,职工董事1名,中石化的话语权是减弱的,此次混改也是中石化主动提出,这都体现了诚意。另外,中石化是代表国家代表全民,如果话语权完全让渡给外部合作者,那也是对国有资产不负责任。
25家投资者持股比例还不到1/3,有意义吗?为什么不进一步降低国资控股比例呢?广东省社科院国资研究中心主任梁军对此表示,国企改革,做大做强国企,在一些关键行业领域,其实是有下限的,也是有底线的。要守住这个下限和底线,就必须拥有话事权的地位。这个地位,主要的形式还是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或者建立国有股东的金股机制。
7对油价有何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中石化混改是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当前的价格体制没有太大的关联。由于中石化此次引进合作对象主要集中在非油业务上,对于终端油价不会造成直接影响。随着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以来,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联动性增强,零售限价调整更加频繁,销售公司实际成交定价更贴近市场,下半年汽柴油价格水平更是达到3年来新低。预计16日的油价将迎四连跌,油品盈利空间受到挑战。(南都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