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双中高”的中流砥柱 —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31.12.2015  13:03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发达国家推进高起点“再工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一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抢占世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我国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中流砥柱。

  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一些领域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产业结构服务化、高端化、智能化趋势明显。2014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平稳发展。其中,信息技术咨询、数据处理和存储类服务收入增速分别约为23%和22%。生物医药产业保持较快增速,医疗器械、医药制造业主营收入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环保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速达到14%。新能源产业市场需求回升,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快速发展。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8万亿元,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对GDP贡献率达到0.8%。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为实现“双中高”增加了优势、增添了动力。

  但必须看到,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达国家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给我国相关产业发展造成压力。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际分工加快调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技术、品牌、资本和市场份额的激烈竞争。二是关键核心技术缺乏。发达国家利用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整合全球优势资源,增强市场控制力,谋求垄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利用关键技术垄断和终端(销售、服务)渠道控制,对我国进行“结构封锁”,压缩我国产业发展空间。三是金融体系难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金融创新能力不足,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难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需求。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在强化关键技术研发、实现重点领域突破、走出技术“低端锁定”困境的同时,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更好发挥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作用。集中科研力量进行重大攻关,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科技前沿领域研发取得重要突破;加强对智能制造的支持力度,推动制造业升级换代;对技术创新活动给予合理报酬,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充分释放科研创新红利;发展风险投资,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引导风险投资机构参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不断完善高效融资体系。搭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位一体”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在政府层面,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合理引导社会资本流向,拓宽融资渠道;在金融机构层面,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主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在企业层面,聚焦产业链核心环节,占据产业链高端位置,同时加快向个性化生产营销、精准化服务模式转变。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去提供融资支持。

  营造良好国际环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加快新能源汽车、物联网金融、绿色环保等领域走出去步伐,实现与当地产业深度融合;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进一步提升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完善全球经贸规则和金融规则,为我国企业走出去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喀什国际博览中心)